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断章取意的意思
duàn zhāng

断章取意

成语断章取意的知识

● 断章取意的解释

见“断章取义”。

● 断章取意的出处

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 断章取意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 断章取意的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指歪曲原意

● 断章取意的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如今只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

● 断章取意的典故

此处所列为“断章取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春秋齐国的庆舍极为宠爱家臣卢蒲癸,甚至将女儿许配给他。但庆氏与卢蒲氏都姓姜,所以有人问卢蒲癸说:“男女结婚应该分辨是否同姓,你怎么会完全不回避同宗的女子呢?”他则回答:“同宗的人既不回避我,我何必要回避他呢?这就像赋诗明志时,可以断章取义,我只取我所需要的,哪还知道甚么同宗呢?”卢蒲癸所谓的“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指的是春秋时代的人,在外交场合或日常生活中,常会截取既有诗篇中一部分的句义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与立场。例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晋、鲁等国攻打秦国,军队至泾水,大家为是否渡河而犹豫不决,晋国大夫请鲁国大夫孙叔豹表示意见,孙叔豹就赋了〈匏有苦叶〉,这首诗现存《诗经.邶风》中,首章是:“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原诗是刻画一位待嫁女子决意出嫁的心情。但这当然不是孙叔豹想要表达的意思,他只是借以表示,无论水深水浅,一定要渡过河去。这种“赋诗断章”的方式,在《左传》中屡见不鲜,所以卢蒲癸才会有“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的说辞。后来“断章取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原专指截取《诗经》的前身当时称为《诗》的诗集中某诗的部分以为己用,而不顾原诗的本意。今则多用来泛指截取诗文或谈话中的某一段落而言。

● 断章取意的意思

见"断章取义"。

● 断章取意的词语分开解释

断章 : 诗歌。卞之琳作。1935年发表。全诗仅四行。写了两组意象:一是你在桥上看风景,而别人却把你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二是月光装饰了你的窗户,你也许正进入别人的梦乡装饰了他的梦。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即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
取意 : 1.犹随意。2.采取其意。

● 断章取意的释义

义参“断章取义”。见“断章取义”条。

● 断章取意的典源

此处所列为“断章取义”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齐庆封好田而耆酒,与庆舍政,则以其内实迁于卢蒲嫳氏,易内而饮酒。数日,国迁朝焉。使诸亡人得贼者,以告而反之,故反卢蒲癸。1>臣子之2>,有宠,妻之3>。庆舍之士谓卢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4>,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癸言王何而反之,二人皆嬖,使执寝戈而先后之。

〔注解〕

癸:卢蒲葵,春秋齐国人,生卒年不详。

臣子之:为子之的家臣。子之即庆舍,庆封之子,春秋齐国人,生卒年不详。

妻之:把女儿许配给他。妻,音ㄑㄧˋ

子不辟宗:您不回避同宗。子,您。辟,通“避”,回避。庆氏与卢蒲氏都姓姜,故为同宗。

● 断章取意的书证

唐.张?《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 断章取意参考词语

断章取义

ㄉㄨㄢˋ ㄓㄤ ㄑㄩˇ ˋ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断章取意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