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事情离奇复杂
孙莱山入枢廷,是在意中,乌少云则匪夷所思了。(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考虑问题的方法、言语、行动违反常规,使人难以想象和理解
涣有丘,匪夷所思。——《易·涣》
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带有贬意。《易经.涣卦.六四》:“涣有丘,匪夷所思。”
法语 inimaginable, scandaleux, outrageant, bizarre
匪夷 : 1.不寻常。
所思 :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2.泛指思考。
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易经.涣卦.六四》:“涣有丘,匪夷所思。”
匪,不能写作“裴”。
“匪夷所思”与“想入非非”有别:“匪夷所思”形容某种想法、现象超出思维常规;可作宾语;“想入非非”指考虑问题脱离现实;一般不作宾语而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