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作谓语、定语;指读书做官
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学而优则仕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 三十四》)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在郑国得病停留期间,他们在樊迟种的瓜蓬下谈论从政之事。子夏主张君子应该去当官,学而优则仕,否则留着学问有什么用呢?孔子同意他的观点,可是他们最终没有得到当权者的认同而当上大官。
学而 : 1.《论语》首篇篇名,后借指《论语》。
学而优则仕是一个汉语词汇。优:通“悠”,有余力。此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该句出自《论语·子张》。
学习有所成就,则可以从政,发挥才学。《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宋.邢昺.疏:“正义曰:『此章劝学也。言人之仕官行己职而优闲有余力,则以学先王之遗文也。若学而德业优长者,则当仕进以行君臣之义也。』”也作“学优而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