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人
冰心《南归》:“杰从满怀希望与快乐中,骤然下坠。他失魂落魄似的,一天哭好几次。”
“失魂落魄”指失落魂魄,形容人极度惊慌或精神恍惚。其中“失魂”,见于汉.桓宽《盐铁论.诛秦》:“北略至龙城,大围匈奴,单于失魂,仅以身免。”文中描述当时汉军大破匈奴的情景。匈奴的首领单于像失了魂魄般,惊慌逃跑,才免于一死。“失魂落魄”一语则见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这卷的内容提到倡家只是陪人喝酒卖笑,遣兴解闷的地方。但因为“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有人太过沉迷于声色,才使倡家原本的功能变了质。其中原文:“做姊妹的,飞絮飘花,原无定主;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意思就是说:作妓女的,感情就像风中飞絮,本来就没有一定的对象;寻花问柳的人,每天沉迷女色,精神恍惚,完全不顾自己的人生。加上倡家老鸨不管天理,转眼无情,常把人弄得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倡妓这个行业这才常被人说是无底之坑、不满之井,变成了害人的地方。
形容心神不安、惊慌失措的样子
他失魂落魄地推开自家的院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精神恍惚,失去主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争奈一个似鬼使神差,一个似失魂落魄。”《红楼梦.第九五回》:“如今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只有日日请医调治。”也作“失魂丧魄”、“失神落魄”。近丢魂失魄,魂不附体反得其所哉
德语 den Kopf verlieren , geistig abwesend sein , nicht bei sich sein
法语 (expr. idiom.) âme perdue, esprit déchu, perdre l'âme, être pris de panique ou de folie, être affolé
失魂 : 1.形容极度惊慌。
落魄 : ①潦倒失意:家贫落魄,无以为业。②放荡,不受拘束:落魄无行。
魂、魄,皆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失魂落魄”形容人极度惊慌或精神恍惚、失其主宰。
语或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魂不守舍”
魄,不能写作“泊”。
“失魂落魄”和“魂不守舍”都可形容神情不定的样子。“失魂落魄”多指丧失精神;垂头丧气的样子或形容非常惊慌;而“魂不守舍”多指精神不集中。
争奈:怎奈。如何能奈,无奈。
姊妹:原指姊姊和妹妹,此称妓女。
子弟:原指子与弟,此谓风流子弟,多指嫖客。
“失魂落魄”及“魂不守舍”都有精神恍惚的意思。
“失魂落魄”用在受了刺激的情况下;“魂不守舍”用在心里有事或其他牵挂的情况下。
失魂落魄 | 魂不守舍 | 例句 |
---|---|---|
○ | ㄨ | 小明一看到厨房冒出火花便∼地喊着:“失火了,大家快逃!” |
ㄨ | ○ | 自从认识小美,小明每天∼地无法专心工作,心里只想着如何追求她。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做姊妹的,飞絮飘花,原无定主;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源)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太守恨不得身子替了李参军,说着句把话,发个甚么喜欢出来便好。争奈一个似鬼使神差;一个似失魂落魄。”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所以一耽了这件滋味,定是无明无夜,抛家失业,失魂落魄,忘飧废寝的。”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尹子崇虽然也同他周旋;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张皇无措。”
失魂丧魄
shī hún sàng pò
犹“失魂落魄”。见“失魂落魄”条。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哎哟儿也自从您投军出外,我每日家少精也那无神,失魂丧魄。”
《红楼梦》第九五回:“这是宝玉的命根子。因丢了,所以他是这么失魂丧魄的。”
失魂荡魄
shī hún dàng pò
形容心烦意乱,精神迷茫。见“失魂落魄”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行事最有义气,待人常是真心。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失魄亡魂
shī pò wáng hún
犹“失魂落魄”。见“失魂落魄”条。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你道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则你也曾举目无亲,失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