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落井下石的意思
luò jǐng xià shí

落井下石

成语落井下石的知识

● 落井下石的解释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落井下石的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落井下石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落井下石的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落井下石的例句

他最讨厌那种嫌贫爱富,落井下石的人。

● 落井下石的故事

唐朝时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为过失而被贬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忧郁不得志而死。文学家韩愈见好友被小人进谗言而替他打抱不平,为他写墓志铭深刻揭露那帮落井下石的人,同时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时指天发誓掏心窝的人。

● 落井下石的典故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他学识广博,受到翰林学士王叔文的赏识,参与他所主导的政治改革运动。但是后来遭到朝廷中其他势力的反对,王叔文因而被杀,柳宗元和他的好友刘禹锡等人都受到牵连,被贬到偏远地区做官。柳宗元被贬到柳州,而刘禹锡则被贬到播州。播州在当时是个相当落后的地方,柳宗元听到这个消息替好友感到难过,想到刘禹锡还有年迈的母亲要奉养,被贬到这种地方要他们母子如何过活?于是便上书皇帝,要求与刘禹锡调换,还说如果造成朝廷的麻烦,他愿意再受更严厉的惩罚。他的好朋友韩愈非常钦佩柳宗元的义气,在为他写的墓志铭中提到这件事。说一般人在平常相处时,都表现的很融洽,发誓要与对方同生共死。一旦朋友有了危难却又翻脸不认人。见到朋友掉到陷阱里,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还向他丢石头。这种恶劣的行径,是连禽兽都不会去做的,而他们反而沾沾自喜,庆幸自己没有跟朋友一样落难。这些人如果听到柳宗元的事迹,应该要感到惭愧才对。后来“落井下石”这句成语,就从韩愈为好友柳宗元所写墓志铭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演变而出,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

● 落井下石的意思

见人掉入陷井,不去求援,反而扔下石头加害。比喻乘人之危予以陷害

本指别人掉入陷阱或井中,不但不相救,反而向他投掷石块。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如:“只有那心术不正的人,才会落井下石,加害于人。”也作“打落水狗”、“下井投石”。近乘人之危反济困扶危,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法语 (expr. idiom.)​ jeter des pierres sur qqn qui est tombé dans un puits, frapper une personne faible ou affaiblie

● 落井下石的词语分开解释

下石 : 1.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落井下石的释义

本指别人掉入陷阱或井中,不但不相救,反而向他投掷石块。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乘人之危”

● 落井下石的辨形

石,不能写作“右”。

● 落井下石的辨析

“落井下石”和“乘人之危”;都有“趁人在危难时加以伤害”的意思。但“落井下石”指乘别人遭遇危险时加以打击、迫害;置于死地;而“乘人之危”语义范围大;泛指趁人在遇到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伤害别人;从而达到个人目的。

● 落井下石的典源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据《韩昌黎文集》卷七引)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1>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2>,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3>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解〕

诩诩:融洽的样子。诩,音ㄒㄩˇ

背负:背弃负心。

引手:伸手。

● 落井下石的辨识

近义成语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反义成语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济困扶危

“落井下石”及“乘人之危”都有趁人危难时加以伤害的意思。

“落井下石”侧重于当人危难时加以打击陷害,使其陷入更糟的情况;“乘人之危”则侧重于趁人危难时,用不正当的手段求取自己的利益。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例句
他都已经被害得这么惨了,你还∼!
在火场中,居然还有人∼,将人家抢救出来的东西偷走。

● 落井下石的书证

明.徐?《徐氏笔精.卷八.谚》:“今人谚语皆本于古,句法恒相类,如:掩耳偷铃、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抱薪救火、守株待兔、胶柱调瑟、落井下石……屋上架屋。人皆常谈,鲜有究其义者。”

明.陈循〈释罪后谢恩表〉:“臣草茅之贱质,亦蒙江海之深恩。向被陷于落井下石之仇人,遂谪以屯田备边之戍卒。”

明.李贽《续焚书.卷一.答来书》:“耿叔台为人极谨慎,若谓史道有问,叔台不辨有无则可,若说叔台从而落井下石害我则不可。”

清.唐员〈义仆行〉:“君不见落井偏多下石徒,疾风劲草愧流俗。呜虖!疾风劲草愧流俗,人世难逢此义仆!”

● 落井下石参考词语

下井投石

ㄒㄧㄚˋ ㄐㄧㄥˇ ㄊㄡˊ ˊ

xià jǐng tóu shí

犹“落井下石”。见“落井下石”条。

《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乘危下石

ㄔㄥˊ ㄨㄟˊ ㄒㄧㄚˋ ˊ

chéng wéi xià shí

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见“落井下石”条。

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今乘危下石,非君子所为。”

投井下石

ㄊㄡˊ ㄐㄧㄥˇ ㄒㄧㄚˋ ˊ

tóu jǐng xià shí

犹“落井下石”。见“落井下石”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这种行径,虽未尝投井,欲是从而下石了。炎凉之态,想来着实可笑可怕。”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落井下石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