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拔弩张的解释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 剑拔弩张的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剑拔弩张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剑拔弩张的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 剑拔弩张的例句
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剑拔弩张,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 剑拔弩张的典故
- “剑拔弩张”原作“拔刃张弩”。新朝地皇三年时,刘歆因为二个儿子、女儿和门人被王莽杀害,非常伤心,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祸临头,于是与王涉、大司马董忠共谋兵变。但刘歆迷信天意,告诉众人要等掌理战事的太白星出现,才能举兵,以致错失先机。地皇四年,孙伋、陈邯向王莽密告刘歆将要谋反,王莽急召刘歆等入朝。盘问后,下令将刘歆等叛臣下狱。董忠欲拔剑自杀,这时侍中王望看到这种情形,就大声嚷嚷说:“大司马要造反了!”于是董忠马上就被护卫杀死。因为董忠是辅国重臣,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刘歆则是与王莽有几十年情谊的旧臣,因此王莽不愿让此事传开,导致内乱。所以当其他将领率领大军赶至时,大批兵士都拔出剑,弓也上弦,形势十分紧张。更始将军史谌告诉大家说:“大司马董忠得了急性的疯病,已经把他杀了,现在没事了,大家可以收兵了。”眼见董忠已死,刘歆、王涉也只有自杀,这场密谋已久的兵变也就这么失败了。后来“剑拔弩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
- 南朝梁.袁昂在《古今书评》一书中,评论许多书法家的笔法。其中韦诞是三国魏著名的书法家和制墨家。他写的“章草”已臻成熟,有草圣之称。袁昂认为韦诞的笔法:“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意思就是说韦诞的书法,就像龙盘绕着,虎振奋欲起,笔力雄健。像剑已拔出,弓已张开,笔势豪放。后来“剑拔弩张”被用来形容书法笔力雄健。
● 剑拔弩张的意思
(1) ∶表現出彼此的敌意或敌对的行动;准备交手
在双方争吵最激烈而均在剑拔弩张的时候
(2)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形容书法笔力雄健。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后亦形容情势紧张或声势逼人。如:“由于双方互不让步,终至演变成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也作“弩张剑拔”。近一触即发反销兵洗甲
● 剑拔弩张的释义
(一)剑已拔出,弓已上弦,是搏斗就要开始的现象。形容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语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
“一触即发”、“兵接弩张”
(二)形容书法笔力雄健。语出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 剑拔弩张的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弩,不能写作“努”。
● 剑拔弩张的辨析
“剑拔弩张”和“一触即发”;都可形容事态紧张;有时可以通用或连用。但“剑拔弩张”能形容书法雄健或气势逼人;“一触即发”不能。
● 剑拔弩张的典源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
伊休侯者,歆长子也,为侍中五官中郎将,莽素爱之。歆怨莽杀其三子,又畏大祸至,遂与涉、忠谋,欲发。歆曰:“当待太白星出,乃可。”忠以司中大赘起武侯孙伋亦主兵,复与伋谋。伋归家,颜色变,不能食。妻怪问之,语其状。妻以告弟云阳陈邯,邯欲告之。七月,伋与邯俱告,莽遣使者分召忠等。时忠方讲兵都肄,护军王咸谓忠谋久不发,恐漏泄,不如遂斩使者,勒兵入。忠不听,遂与歆、涉会省户下。莽令䠠恽责问,皆服。中黄门各拔刃将忠等送庐,忠拔剑欲自刎,侍中王望传言大司马反,黄门持剑共格杀之。省中相惊传,勒兵1>至郎署,皆拔刃张弩。更始将军史谌2>行诸署3>,告郎吏4>曰:“大司马5>有狂病,发,已诛。”皆令弛兵6>。莽欲以厌凶,使虎贲以斩马剑挫忠,盛以竹器,传曰“反虏出”。下书赦大司马官属吏士为忠所诖误,谋反未发觉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药、尺白刃丛(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刘歆、王涉皆自杀。莽以二人骨肉旧臣,恶其内溃,故隐其诛。
〔注解〕
勒兵:整治、指挥军队。
史谌:西汉末年杜陵人,生卒年不详。谌,音ㄔㄣˊ。
署:暂代或试充某种职务。
郎吏:职官名。又称郎官。秦、汉时,掌宫廷侍卫。
大司马: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
弛兵:放下兵器、收兵。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王右军书如谢家弟子,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有充悦,而举体沓拖,殊不可奈。……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师宜官书如鹏羽未息,翩翩自逝。韦诞1>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注解〕
韦诞:字仲将,三国时魏人,生卒年不详。是著名的书法家和制墨家。
● 剑拔弩张的辨识
近义成语
一触即发、箭在弦上反义成语
心平气和、相安无事
● 剑拔弩张的书证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七:“杨岳斌为咸同名将,风流儒雅,较剑拔弩张者,判然各异。”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源)
唐.张怀瓘《书断.卷一.韦诞》:“袁昂云:『仲将书如龙拏虎踞,剑拔弩张。』”
● 剑拔弩张参考词语
弩张剑拔
ㄋㄨˇ ㄓㄤ ㄐㄧㄢˋ ㄅㄚˊ
nǔ zhāng jiàn bá
即“剑拔弩张”。见“剑拔弩张”(一)。
明.丰坊《真赏斋赋》:“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清.范锴《汉口丛谈》卷三:“意自飞扬,恍若弩张剑拔;思无停滞,还同雨溅风抟。”
拔刃张弩
ㄅㄚˊ ㄖㄣˋ ㄓㄤ ㄋㄨˇ
bá rèn zhāng nǔ
犹“剑拔弩张”。见“剑拔弩张”(一)。
《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