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不切实际地办事,欲速不达
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即揠苗助长,嫌禾苗长得慢而用手向上提,以助其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搞坏
他还是个孩子呀,可别拔苗助长哟!
比喻为求速成而不按事物本有渐进的秩序,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参见“揠苗助长”条。
助长 : 1.帮助生长;促使增长。
比喻为求速成而不按事物本有渐进的秩序,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参见“揠苗助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