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对人的态度
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1) ∶卑贱低人一等的
我常州姓 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儒林外史》
(2) ∶形容卑躬屈节没有骨气的样子
低三下四的拍马行为
地位卑微低贱。《儒林外史.第四○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反不亢不卑,高人一等
卑恭屈膝讨好他人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们家的事少不得我低三下四的求你了,省的带累别人受气,背地里骂我!”
德语 entwürdigend (bei Handlungen) , kriecherisch, katzbuckelnd (bei Personen)
法语 servile, bas, obséquieux, rampant, humble
1.地位卑微低贱。《儒林外史》第四○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2.卑躬屈膝讨好他人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们家的事少不得我低三下四的求你了,省的带累别人受气,背地里骂我!”
“低三下四”和“低声下气”;都形容对人恭顺;没有骨气的样子;但“低三下四”侧重于人本身没骨气;对人恭顺卑微;并有“卑贱;低人一等”的意思。可用于职业、活儿、作风等;应用范围广;“低声下气”侧重于说话的态度;只用于语言表达方面;应用范围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