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毛骨悚然的意思
máo sǒng rán

毛骨悚然

成语毛骨悚然的知识

● 毛骨悚然的解释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 毛骨悚然的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毛骨悚然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毛骨悚然的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毛骨悚然的例句

黑夜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而传来什么动物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 毛骨悚然的典故

“毛骨悚然”原作“毛骨俱竦”。《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说,所记载的是一些传闻的怪异之事,基本上承续着六朝志怪小说的遗风。〈大浑王〉这篇故事是说:有一个名叫兴祖的人,个性豪放,不拘小节,与娄虡(ㄐㄩˋ)是好朋友。后来在绍兴年间,娄虡得了疾病而死。有一天,兴祖在睡梦中梦到娄虡来拜访他,并且叫来一匹千里马,两人一起出发来到一间大官府,接着又进到官府中的一个厅堂。其中执掌事务的人向他们鞠躬应答,娄虡则拱手作揖,然后坐下,跟兴祖说:“这里就是你处理公事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孩走出来,拉着兴祖的衣服。娄虡说:“你的小孩之前已经先到这里了。”兴祖一看,竟然是几年前所失去的小孩。这时娄虡就说:“你先回去,过几天再迎接你过来。”兴祖才正要抓起马匹的缰绳,此时却突然地醒了过来。隔天,兴祖将这个梦境告诉朋友们,大家都觉得是不祥的预兆。不久,兴祖有事要外出,经过娄虡家门时,感到全身的毛骨都寒冷恐惧起来,结果因此得了病。随从搀扶着他回家,三天后,就死了。后来“毛骨悚然”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极端惊惧害怕。

● 毛骨悚然的意思

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恐惧惊骇的样子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西游记》

形容极端惊惧害怕。《西游记.第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几句说的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扯了一个淡,罢了。”也作“毛骨竦然”、“毛骨耸然”、“毛发悚然”。近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心惊胆跳反面不改容,无所畏惧

德语 durch Mark und Bein dringend

法语 (expr. idiom.)​ s'effrayer à en avoir la chair de poule, frémir de terreur, être rempli d'effroi au point que cheveux et poils se hérissent

● 毛骨悚然的网络解释

《毛骨悚然》是日本导演黑泽清执导的惊悚悬疑电影,由西岛秀俊、香川照之、竹内结子等人主演。该片于2016年6月18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前川裕的小说《CREEPY》,主要讲述的是一对夫妻对奇怪的邻居产生了疑惑和不安,从而卷入了深深的黑暗之中。

毛骨悚然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为: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用来形容十分恐惧。

出自唐·韩愈《送穷文》。

● 毛骨悚然的释义

从外在的毛发到骨头里都感到害怕。形容极端惊惧害怕。悚然,恐惧之意。语本宋.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七.大浑王》。
“毛发森竖”、“毛发耸然”

● 毛骨悚然的辨形

悚,不能写作“忄傯”。

● 毛骨悚然的辨析

“毛骨悚然”和“胆战心惊”;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气重;并可用来形容非常冷;“胆战心惊”不用来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和恐惧。

● 毛骨悚然的典源

宋.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七.大浑王》


闻人兴祖,字余庆,秀州人。博学有文采,魁伉豪放,不拘小节,居于近郊,自称“东郊耕民”。为州学录,与学谕娄虡友善。绍兴丁卯夏,虡以疾卒。秋九月,兴祖梦一客来访其居,绯袍跨马,导从甚盛,谛视,乃虡也。谓兴祖曰:“幸当与君联事。”呼后骑使升,曰:“此马顷刻千里。”俛仰间身已据鞍,遂交辔而行。夹道列炬如昼,行数里,火光浸微。至大官府,中有殿,南向垂帘,帘内灯烛明灭。廷下吏卒或坐或卧,见二骑至,不为起。二人转而东,复少北,有听事,对设两榻,执事者鞠躬声喏,虡揖就坐,曰:“此君治所也。”俄一小儿自屏间出,挽其衣。虡曰:“令嗣先在此矣。”盖数年前所失稚子也。虡曰:“君且归,徐当相迎。”兴祖方揽辔,蹶然而寤。明日,遍告常所来往者,疑为不祥。未几,因出谒1>,过娄氏之门,毛骨凛然俱竦2>,即得疾。扶归家,信宿3>而卒。卒后,其表弟陈振梦见之,与语如平生。振曰:“闻兄为冥吏,信否?”兴祖唯唯。振又曰:“人持杯珓来卜者,兄能告以吉凶乎?”曰:“大浑王雅不喜此。”振曰:“然则兄为大浑王官属邪?”兴祖遽曰:“吾失言,吾失言。”号恸而去。振惊寤,尚依约闻其哭声云。

〔注解〕

出谒:外出拜见。谒,音ㄧㄝˋ

毛骨凛然俱竦:全身由外到内都感到寒凛恐惧。凛然,寒冷。竦,恐惧,通“悚”。

信宿:连睡二夜。

● 毛骨悚然的辨识

近义成语

不寒而栗、毛发耸然、心惊胆跳、胆战心惊

反义成语

面不改色

形音辨误

悚,音ㄙㄨㄥˇ。恐惧、害怕的意思。文献可见“悚”作“耸”,然今则不宜写作“耸”。耸,虽与悚同音,但意思不同,它是竖立、直起的意思。

● 毛骨悚然的书证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西游记》第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急丢了门板,整衣伏礼。”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说到了这样转世,说出前生附身,活现果报,恰像人原不曾死,只在面前一般。随你欺心的硬胆的人,思之也要毛骨悚然。”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几句说的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扯了一个淡,罢了。”

《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再拜谢曰:『先生所教,乃肺腑至言,寡人恨闻之不早。』”

● 毛骨悚然参考词语

毛骨俱竦

ㄇㄠˊ ㄍㄨˇ ㄐㄩˋ ㄙㄨㄥˇ

máo gǔ jù sǒng

犹“毛骨悚然”。见“毛骨悚然”条。

宋.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七.大浑王》:“未几,因出谒,过娄氏之门,毛骨凛然俱竦,即得疾。扶归家,信宿而卒。”(源)

毛骨竦然

ㄇㄠˊ ㄍㄨˇ ㄙㄨㄥˇ ㄖㄢˊ

máo gǔ sǒng rán

即“毛骨悚然”。见“毛骨悚然”条。

元.汤垕《古今画鉴.唐画》:“不惟画牛,至于川原、树石、牧子、樵童,亦各臻妙。余凡七见真迹,一在扬州司德用家,二牛相斗,毛骨竦然。”

《精忠岳传》第六五回:“忽然一阵阴风,将灯球火把尽皆吹灭。众军士毛骨竦然,乌天黑地,那里去捞救,却往四下里去寻火。”

毛发悚然

ㄇㄠˊ ㄈㄚˇ ㄙㄨㄥˇ ㄖㄢˊ

máo fǎ sǒng rán

即“毛骨悚然”。见“毛骨悚然”条。

《红楼梦》第一○一回:“啐了一口,方转回身,脚下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犹如梦醒一般,挥身汗如雨下。虽然毛发悚然,心中却也明白。”

毛发为耸

ㄇㄠˊ ㄈㄚˇ ㄨㄟˊ ㄙㄨㄥˇ

máo fǎ wéi sǒng

为,变成的意思。“毛发为耸”犹“毛骨悚然”。见“毛骨悚然”条。

明.宋濂〈王冕传〉:“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毛发竦然

ㄇㄠˊ ㄈㄚˇ ㄙㄨㄥˇ ㄖㄢˊ

máo fǎ sǒng rán

即“毛骨悚然”。见“毛骨悚然”条。

《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五回:“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毛发竦然。”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毛骨悚然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悚sǒng(ㄙㄨㄥˇ)⒈ 害怕,恐惧:毛骨悚然。悚悚。悚栗。悚惧。统一码悚字UNICODE编码U+609A,10进制:24730,UTF-32:0000609A,UTF-8:E6829A。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UnifiedIde...>>查字典
毛骨悚然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然rán(ㄖㄢˊ)⒈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⒉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⒊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⒋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查字典
成语毛骨悚然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