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彻底地转变。形容彻底觉悟过来;思想大转变。
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犯重大错误的人
虽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改弦易辙,以善其修,斯其意固可嘉,而其功诚不可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明朝时期,海瑞以刚直公正而闻名,他巧妙地惩治总督胡宪宗的儿子,让这个骄奢的人哑巴吃黄连。明世宗长年深居西苑,念经求佛,祈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海瑞冒死斗胆上书,希望明世宗翻然悔悟、重振朝纲,结果被打入大牢。
形容很快转变,悔改醒悟
虽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很快醒悟过来。《明史.卷二二六.海瑞传》:“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
法语 prendre brusquement conscience de ses erreurs
翻然 : 很快而彻底地(改变):~改进 ㄧ~悔悟。也作幡然。
悔悟 : 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悔恨而醒悟。
翻然悔悟。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很快的醒悟过来,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很快醒悟过来。《明史.卷二二六.海瑞传》:“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
悔;不能写成“诲”。
“翻然悔悟”和“回心转意”;都含有“思想大转变”的意思。“回心转意”可指看法主张的改变;“翻然悔悟”不能;“翻然悔悟”有“很快彻底悔悟”的意思;“回心转意”没有。“翻然悔悟”仅用于犯错误或有罪的人;“回心转意”可用于一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