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正人君子的意思
zhèng rén jūn

正人君子

成语正人君子的知识

● 正人君子的解释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正人君子的出处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 正人君子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正人君子的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

● 正人君子的例句

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 正人君子的典故

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的人格典范,《论语》即多次提及君子所应具备的品格,并且与小人进行对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君子与小人因为有着不同的品格与处世态度,所以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冲突,甚至产生隔阂、排挤。《旧唐书》中就记载着:唐代晚期政局动荡,崔胤因为擅长阴谋诡计,并且不断拉拢朱温的势力,逐渐掌握了大权。唐昭宗时,崔胤主持政事,将皇帝所任命的宰相降职,并贬斥了三十多位官员,大肆杀害与他不同势力的政敌。崔胤喜爱卑贱小人,厌恶正人君子,因此引起了当时人们对自身性命难保的惊恐。后来原文中的“正人君子”被摘出,成为一句成语,用来指品行端正的人。

● 正人君子的意思

(1) ∶品行端正而无私的人

(2) ∶现在常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角色

现在正有许多正人君子和革命文学家,用明枪暗箭,在办我革命及不革命之罪

品行端正的人。《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以谏官为耳目,以正人君子为腹心。”《儒林外史.第一四回》:“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近正派人物反老奸巨猾,邪恶小人

德语 Ehrenmann (S)​, Gentleman (S)​

法语 homme loyal, honnête homme

● 正人君子的网络解释

正人君子:汉语成语

正人君子:二手玫瑰歌词

正人君子:程谦创作的现代诗

正人君子。作主语、宾语。指品行端正,正直的人。出自 《旧唐书·崔胤传》。

● 正人君子的释义

品行端正的人。语出《旧唐书.卷一七七.列传.崔慎由》。

● 正人君子的典源

《旧唐书.卷一七七.列传.崔慎由》


昭宗初幸凤翔,命卢光启、韦贻范、苏检等作相,及还京,胤皆贬斥之。又贬陆扆为沂王傅,王溥太子宾客,学士薛贻矩夔州司户,韩偓濮州司户,姚洎景王府咨议。应从幸群官贬逐者三十余人。唯用裴贽为相,以其孤立易制也。内官既尽屠戮,诸使悉罢,天子宣传诏命,惟令宫人宠颜等宣事。而欺君蠧国,所不忍闻。1>所悦者阘茸下辈2>,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3>,朝不保夕4>

〔注解〕

胤:崔胤(西元854∼904)。晚唐时曾四次担任宰相,掌握大权,人称“崔四入”。

阘茸下辈:指卑微低贱的小人。阘茸,音ㄊㄚˋ ㄖㄨㄥˊ,细毛。引申为卑微低贱之意。

悚惧:恐惧、害怕。悚,音ㄙㄨㄥˇ

朝不保夕:早上难保晚上仍平安无事。比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正人君子的书证

《旧唐书.卷一七七.列传.崔慎由》:“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源)

《新唐书.卷一七五.列传.张宿》:“宿怨执政不与己,乃日肆谗惎,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明史.卷一七九.列传.邹智》:“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以谏官为耳目,以正人君子为腹心。”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你说那两位嗣厂公,有天没日,要把正人君子捕灭尽绝。”

《野叟曝言》第一八回:“至于淫媟之事,休要说白相公是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即贱婢下人,亦知以礼自持,不欺暗室。”

《儒林外史》第一四回:“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镜花缘》第一三回:“素知此处庶民,都是正人君子,所为不肯攻其不备,暗下毒手取鱼,历来产鱼甚多,所以小子时常来此打鱼。”

● 正人君子参考词语

端人君子

ㄉㄨㄢ ㄖㄣˊ ㄐㄩㄣ ㄗˇ

duān rén jūn zǐ

端人,正直之人。“端人君子”即“正人君子”。见“正人君子”条。

明.王锜《寓圃杂记.卷九.周歧凤降笔》:“江阴周歧凤,……然所为阴险,端人君子不与之交。”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正人君子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