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深思远虑。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畴传》:“窃恐未得其志,而轻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时,无深计远虑。”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计划得很周密
宋·苏轼《谏买浙灯状》:“顷者诏旨裁减皇族恩例,此实陛下至明至断,所以深计远虑,割爱为民。”
此处所列为“深谋远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深谋远虑”即深远而周到的计谋与思虑,语见汉代贾谊的〈过秦论〉。〈过秦论〉内容主要讲述秦朝治国的过失,收录于《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的一段提及陈涉的起义。陈涉,名胜,字涉,秦朝人,秦二世时与吴广起兵抗秦,当时因天下百姓皆苦于秦朝苛政,故群起投入陈涉所率领的义勇军。贾谊以为,陈涉的地位低微,拥有的武器不精良,他的军队也比不上过去齐、楚等九国,谋略与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将士,然最终能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秦王不施仁义,所以自毁长城。文中说到陈涉“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ㄒㄧㄤˋ)时之士也”,把智识有限的陈涉对比于当时高官名将的“深谋远虑”,如此一介平民却能使“成败异变”,更足以突显秦王治国的重大过失。另外,在贾谊《新书.卷一.过秦下》中亦见此语。其内容论及秦之衰败时云:“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无道,堵塞了忠谏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终身不悟”,终于让秦走上败亡。后来“深谋远虑”演变为成语, 指计划周密而虑事深远。
犹深思远虑。
考虑深远周遍。宋.苏轼〈谏实浙灯状〉:“此实陛下至明至断,所以深计远虑,割爱为民。”也作“深思极虑”、“深思远虑”。
深计 : 1.深入周密地谋划。2.犹大计,大事。
远虑 : 1.深远的计虑。亦指计虑深远。
义参“深谋远虑”。见“深谋远虑”条。
此处所列为“深谋远虑”之典源,提供参考。
鉏櫌棘矜:音ㄔㄨˊ ㄧㄡ ㄐㄧˊ ㄑㄧㄣˊ,分别指两种农具与两种武器。鉏,翻土、除草的农具。櫌,用来铲平田地或击碎石块的农具。棘,长柄,顶端有直刃,两旁各具横刀,可直刺或横击的兵器。通“戟”。矜,矛或戟的木柄。
锬:音ㄒㄧㄢ,锋利。
句戟长铩:音ㄍㄡ ㄐㄧˇ ㄔㄤˊ ㄕㄚ,为两种兵器。句戟为戟刃尖端有钩的兵器,长铩为长矛。戟,戈和矛的合体,兼有勾、啄、撞、刺四种功能。装于木柄或竹柄上。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
适戍:前往守卫。
抗:对等、匹敌。
九国:指战国时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
乡时:昔日、以前。乡,音ㄒㄧㄤˋ。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寿昌习于商功分铢之事,其深计远虑,诚未足任,宜且如故。”
宋.苏轼〈谏买浙灯状〉:“此实陛下至明至断,所以深计远虑,割爱为民。”
深谋远虑
shēn móu yuǎn l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