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无可奈何
黄中黄《沈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张之洞坐拥练兵,渐露日暮途远,倒行逆施之概。”
此处所列为“日暮途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日暮途穷”原或作“日莫途远”。《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载,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但因为太子建遭到小人陷害,伍奢也因而受到牵连。当伍奢被监禁时,楚平王要求伍子胥和他的哥哥来见父亲,否则就要杀死伍奢,但是子胥早已料到楚平王会趁着他们去看父亲时,一起杀掉他们父子,因此劝告哥哥不要前往,以待日后可为父亲报仇,但哥哥不忍心看到父亲遭小人构陷而见死不救,还是到牢中去看父亲,果然父兄两人最后都被处决。伍子胥于是开始逃亡,此时楚平王也下令重金悬赏捉拿,子胥只得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才能艰辛逃出楚国。后来伍子胥到吴国,受到吴王阖闾重用。几年以后,阖闾派兵攻打楚国,攻下楚国首都郢,这时楚平王已过世,伍子胥就从楚平王的坟墓挖出他的尸体,鞭尸三百,终于得报父兄之仇。然昔日好友申包胥却派人转告他说:“当年你可是楚王的臣子,曾经辅佐过他,而今天你却鞭打侮辱他的尸体,这样实在太过分了呀!”伍子胥回话说:“替我向申包胥说:『我现在的处境就像太阳快下山了,但要走的路却还很遥远,我只好做出违背情理的事情。』”另外在《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有人不满主父偃的政策,所以批评他:“你的所作所为太过横行霸道了!”主父偃因此回应:“以前那些困顿日子,我已过得太久了。而且我认为男子汉活着的时候,若不能身居要职,享受尊荣的美食,死的时候宁可遭受鼎镬之刑。现在的我已是日暮途远,不得不采行激烈手段,即使是倒行逆施,也要不顾一切地去做。”“日暮途穷”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处境非常艰困。或比喻年事已高,人生将尽。
亦作“日莫途远”。
天快黑了而路途仍然遥远。比喻力竭计穷,无可如何。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二二出》:“只有老夫日暮途远,恐当没齿边陲,星星白发,无相见期矣。”近日暮途穷反方兴未艾
日暮 : 1.傍晚;天色晩。
日暮途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
义参“日暮途穷”。见“日暮途穷”条。
此处所列为“日暮途穷”之典源,提供参考。
伍员:(?~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与父兄俱仕楚,后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员逃亡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霸。员,音ㄩㄣˊ。
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生卒年不详。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与伍员友善,员以吴师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庭墙哭七日,秦伯乃遣将平定其国难。返国后楚昭王赏功,逃而不受。
已:停止。
其以甚乎:这样实在太过分了呀!
北面:古时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
僇:音ㄌㄨˋ,羞辱。
莫:音ㄇㄨˋ,同“暮”。指日落、黄昏。
走:奔向。
《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源)
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二二出:“尚君西归,终有南来之日。石子英年壮立功,周旋尚早。只有老夫日暮途远,恐当没齿边陲,星星白发,无相见期矣。”
清.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雪为贾谢之媒》:“久之,雪愈甚,恐日暮途远,各拥香车分道去。”
日暮途穷
rì mù tú qi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