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洗心革面的意思
xīn miàn

洗心革面

成语洗心革面的知识

● 洗心革面的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 洗心革面的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洗心革面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洗心革面的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洗心革面的例句

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闻一多《神话与诗 文学的历史动向》)

● 洗心革面的典故

“洗心革面”系由“洗心”及“革面”二语组合而成。
“洗心”见于《易经.系辞上》,孔子认为《周易》的功用在圣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并以之“洗心,退藏于密”,就是指圣人以《易经》的内容,进则能洗涤心胸,摒除恶念或杂念,退则隐藏幽微,其功用隐而不现。
“革面”亦见于《易经》,〈革卦〉里的上六爻辞说:“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豹变”是用豹的毛纹变得更斑斓绚丽,来形容人迁善去恶,美德显现,而“革面”则是指改变面目。《象传》则说:“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同样为改变,但君子改变,是表现在才学文辞上,而小人改变,则是用来巴结君王的。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洗心革面”,用来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迁善。

● 洗心革面的意思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目

自今以始,洗心革面,皆以惠养元元为意。——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

除去邪思杂念,改变旧日面目。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自新。《抱朴子.外篇.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朝有德让之群后,野无犯礼之轨躅。”也作“革面洗心”、“洗面革心”。近脱胎换骨,洗手不干反怙恶不悛,死不悔改,文过饰非

法语 (expr. idiom.)​ changer de coeur et de visage, faire peau neuve, se corriger radicalement

● 洗心革面的词语分开解释

洗心 : ①比喻清除邪念、杂念: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②比喻悔过自新:倘不洗心,殊难革面。
革面 : 1.谓改变脸色或态度。2.比喻彻底悔改。3.用皮革做的面子。

● 洗心革面的网络解释

洗心革面(发音 xǐ xīn gé miàn),指: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

● 洗心革面的释义

“洗心”,洗涤心胸,摒除恶念或杂念。语出《易经.系辞上》。“革面”,改变面目。语出《易经.革卦》。“洗心革面”指除去邪思杂念,改变旧日面目;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迁善。 “脱胎换骨”

● 洗心革面的辨形

洗,不能写作“冼”。

● 洗心革面的辨析

见“脱胎换骨”(967页)。

● 洗心革面的典源

    “洗心”:《易经.系辞上》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1>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注解〕

    退藏于密:退则隐藏幽微,言《易》的功用,藏于隐密。

    “革面”:《易经.革卦》


    上六1>,君子豹变2>,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注解〕

    上六:易卦每卦六爻,最上一爻为阴爻者称之,亦为该爻爻辞的提示辞。

    豹变:豹的毛纹变得斑斓绚丽。形容人迁善去恶,美德显现。

    ● 洗心革面的辨识

    近义成语

    改过迁善、脱胎换骨、痛改前非

    反义成语

    文过饰非、依然如故、怙恶不悛

    “洗心革面”及“脱胎换骨”都有澈底改变的意思。

    “洗心革面”侧重于人能摒除恶习;“脱胎换骨”侧重于人或物整体的改变。

    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例句
    经过这次教训,他决定∼,不再沉迷于赌博。
    透过艺术家的巧手妙思,让这些垃圾∼,变成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 洗心革面的书证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用刑》:“化上而兴善者,必若靡草之逐惊风;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劄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皆以惠养元元为意。”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五.靖康中帙》:“名分既辨,号令既行,则怀忠抱义者,知效命之所;拱手观变者,销从逆之萌。盗贼盘据,必洗心革面,不复有雄跨割据之意。”

    清.于成龙《于清端政书.卷七.两江书.兴利除弊条约》:“征收钱粮,照部颁法马,令花户自封投柜,不许暗加火耗。久奉禁例,况经功令创惩,州县各官自宜洗心革面。”

    ● 洗心革面参考词语

    洗心回面

    ㄒㄧˇ ㄒㄧㄣ ㄏㄨㄟˊ ㄇㄧㄢˋ

    xǐ xīn huí miàn

    犹“洗心革面”。见“洗心革面”条。

    清.钱谦益〈王淑士墓志铭〉:“楚士闻其公而喜,睹其明而服,习其反复教诲,出于至诚,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负。”

    洗心革志

    ㄒㄧˇ ㄒㄧㄣ ㄍㄜˊ ˋ

    xǐ xīn gé zhì

    犹“洗心革面”。见“洗心革面”条。

    《晋书.卷五五.潘岳列传》:“皆延颈以视,倾耳以听,希道慕业,洗心革志,想洙、泗之风,歌来苏之惠。”

    洗心革意

    ㄒㄧˇ ㄒㄧㄣ ㄍㄜˊ ˋ

    xǐ xīn gé yì

    犹“洗心革面”。见“洗心革面”条。

    《周书.卷二三.苏绰列传》:“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革面洗心

    ㄍㄜˊ ㄇㄧㄢˋ ㄒㄧˇ ㄒㄧㄣ

    gé miàn xǐ xīn

    犹“洗心革面”。见“洗心革面”条。

    宋.苏轼〈乞约鬼章讨阿里骨劄子〉:“阿里骨凶狡反复,必无革面洗心之理。”

    清.林则徐〈会饬查验新到外船货物勾量水痕札〉:“各国夷人共闻共见,自必革面洗心,恪遵功令。”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洗心革面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革gé(ㄍㄜˊ)⒈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⒉ 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查字典
成语洗心革面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