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宋 苏轼《满庭芳 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都为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蚁阵蜂衙,将一片打劫的心,则与人争高论下,直等待那揭局儿死时才罢。(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
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虚誉。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 :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2.见"蜗角虚名"。
虚名 : 1.与实际不符的声誉。2.没有实际内容或与实际内容不合的名称﹑名义等。3.犹空言。
蜗角虚名, 词义是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出自宋朝苏轼的词《满庭芳·蜗角虚名》。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虚誉。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