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周易 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近来所负笔债甚多,拟稍稍清醒,然后闭门思过,革面洗心,再一尝试。”
此处所列为“洗心革面”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洗心革面”系由“洗心”及“革面”二语组合而成。
“洗心”见于《易经.系辞上》,孔子认为《周易》的功用在圣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并以之“洗心,退藏于密”,就是指圣人以《易经》的内容,进则能洗涤心胸,摒除恶念或杂念,退则隐藏幽微,其功用隐而不现。
“革面”亦见于《易经》,〈革卦〉里的上六爻辞说:“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豹变”是用豹的毛纹变得更斑斓绚丽,来形容人迁善去恶,美德显现,而“革面”则是指改变面目。《象传》则说:“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同样为改变,但君子改变,是表现在才学文辞上,而小人改变,则是用来巴结君王的。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洗心革面”,用来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迁善。
痛改前非,弃旧图新。亦作“洗心革面”
前年我碰到过他,他诚恳地说:“从此以后革面洗心,再也不赌钱了。
比喻澈底悔悟,重新作人。参见“洗心革面”条。如:“他决定革面洗心,做个脚踏实地的人。”
革面 : 1.谓改变脸色或态度。2.比喻彻底悔改。3.用皮革做的面子。
洗心 : ①比喻清除邪念、杂念: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②比喻悔过自新:倘不洗心,殊难革面。
义参“洗心革面”。见“洗心革面”条。
此处所列为“洗心革面”之典源,提供参考。
退藏于密:退则隐藏幽微,言《易》的功用,藏于隐密。
上六:易卦每卦六爻,最上一爻为阴爻者称之,亦为该爻爻辞的提示辞。
豹变:豹的毛纹变得斑斓绚丽。形容人迁善去恶,美德显现。
宋.苏轼〈乞约鬼章讨阿里骨劄子〉:“阿里骨凶狡反复,必无革面洗心之理。”
清.林则徐〈会饬查验新到外船货物勾量水痕札〉:“各国夷人共闻共见,自必革面洗心,恪遵功令。”
洗心革面
xǐ xīn gé m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