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宾语;指孤立的人
我一个人留在苏州,真正成了一个孤臣孽子了。(郭沫若《革命春秋 脱离蒋介石以后》)
原指失势的臣子和微贱的庶子。比喻生存于忧患中的人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
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语出《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也作“孽子孤臣”。
孤臣 :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2.孤陋无知的臣子。
孽子 : 1.亦作"孼子"。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2.谓使其子遭灾难。
孤臣孽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孤立无助的远臣和贱妾所生的庶子, 引申为不容于当政者但心怀忠诚的人。
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语出《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也作“孽子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