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有目共见的。★郭沫若《读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睹,看见。“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汉朝徐干在《中论.卷上.贵验》一文指出,做人说话要有信用。想要别人信任自己,则要少说多做,确实履行自己所说过的话。时日一久,事情就变得显明;事实显明,则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有耳朵的人都听的到,岂可用不实的言辞骗人!后来“有目共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事实极为明显,众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闻录》:“日月东出而西没,有目者所共睹。”是说太阳和月亮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的自然规律,极为明显,众所周知。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也作“有目共睹”。
义参“有目共睹”。见“有目共睹”条。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源,提供参考。
诬:音ㄨ,用不实的言辞骗人。
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
有目共睹
yǒu mù gòng d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