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有目共见的意思
yǒu gòng jiàn

有目共见

成语有目共见的知识

● 有目共见的解释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 有目共见的出处

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 有目共见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 有目共见的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 有目共见的例句

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有目共见的。★郭沫若《读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 有目共见的典故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睹,看见。“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汉朝徐干在《中论.卷上.贵验》一文指出,做人说话要有信用。想要别人信任自己,则要少说多做,确实履行自己所说过的话。时日一久,事情就变得显明;事实显明,则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有耳朵的人都听的到,岂可用不实的言辞骗人!后来“有目共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事实极为明显,众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闻录》:“日月东出而西没,有目者所共睹。”是说太阳和月亮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的自然规律,极为明显,众所周知。

● 有目共见的意思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也作“有目共睹”。

● 有目共见的释义

义参“有目共睹”。见“有目共睹”条。

● 有目共见的典源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徐干《中论.卷上.贵验》


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着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着明;事着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1>哉!

〔注解〕

诬:音ㄨ,用不实的言辞骗人。

● 有目共见的书证

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

● 有目共见参考词语

有目共睹

ㄧ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ㄉㄨˇ

yǒu mù gòng dǔ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有目共见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共gòng(ㄍㄨㄥˋ)⒈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⒉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⒊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⒋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⒌...>>查字典
成语有目共见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