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你依前来依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清·练塘志渔《聊斋志异·跋》:“山精水怪,不妨以假为真;牛鬼蛇神,未必将无作有。”
此处所列为“无中生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无中生有”指从“无”捏造出“有”,所以可指本无其事,凭空造作。这句成语一般以为出自于《老子》,但这和《老子》第四○章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并不一样。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从“有”产生出来,而“有”又从“无”产生出来。就这个意思来看,老子的“无中生有”,是一种解释道之本源的见解,和后代使用“无中生有”的意思颇有不同。后来的用法,这个“无”就是“没有这回事”,这个“有”就是“有这回事”,所以“无中生有”的意思才会是:本无其事,凭空捏造。
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
亦作:[[将无做有]]
将无 : 1.莫非。
义参“无中生有”。见“无中生有”条。
此处所列为“无中生有”之典源,提供参考。
《古尊宿语录.卷三一.舒州龙门佛眼和尚小参语录》:“说诸人既无风起浪,者里不免将无作有。”
《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那万俟卨素与岳飞有隙,遂将无作有,构成其狱。”
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