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默识若记,下笔成篇。★晋·左思《悼离赠妹》诗之二
此处所列为“下笔成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载: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颖好学,十多岁时,就已经读了数十万字的诗辞歌赋等各类文章,培养出极丰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怀疑地问:“你是找谁帮忙写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何须找人代笔?您不信的话,可以当面测试啊!”那时恰巧曹操兴建的铜爵台刚完工,他就带着几个儿子登上高台,并要他们各作一篇赋。曹植拿起笔来,瞬间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赏的佳作,让曹操惊讶不已,不得不相信他这个儿子确实有“下笔成章”的奇能。后来“下笔成章”就用来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同“下2笔成章”。
一挥笔即写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也作“下笔成章”。
下笔 : 1.落笔。指用笔写诗文或作书画等。
成篇 : 1.写成整篇的诗文。2.全篇。
义参“下笔成章”。见“下笔成章”条。
此处所列为“下笔成章”之典源,提供参考。
陈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岁能属文,甚得武帝宠爱。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陈王。植才思捷,词藻富丽,尤长于诗。六朝诗人多受其影响,谢灵运尝言
属文:连缀字句而成文,指写文章。属,音ㄓㄨˇ,缀辑、写作。
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倩:请。
将:音ㄐㄧㄤˋ,率领。
援笔立成:拿起笔来立刻写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见“援笔立成”。
异:惊讶。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晋.左思〈悼离赠妹诗〉二首之二:“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行显中闺,名播八蕃。”
下笔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