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快乐到极点
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之话,正中心怀,乐不可支,如何肯去拦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东汉初年,张堪跟随刘秀攻打四川公孙述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后调任渔阳太守,抗击北方的匈奴入侵。他不但英勇善战,而且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他从不贪图个人富贵,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张堪,字君游,东汉南阳宛人。六岁到长安读书,以研究梁丘《易》学为主,因为才学高,在京师人称“圣童”。光武帝初即位时,受命与大司马吴汉一起讨伐在蜀自立为王的公孙述,后来公孙述战死,蜀国投降。吴汉以张堪为先遣进入成都,安抚官吏百姓。他将公孙述所收藏的珍珠宝玉,全部登录在簿册里上呈朝廷,并未将之据为己有。他为官清廉,卸任离职时,只带着简单的布包袱,乘坐破旧的车子离开。之后和杜茂一起在高柳这个地方打败匈奴,官拜渔阳太守。任内将渔阳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百姓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开垦稻田八千余顷,教导百姓耕种的技术,使得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于是民间就流传起这么一首童谣:“桑树没有附带小枝芽,禾麦都结两株穗。张堪当官执政,人民生活富有都快乐极了。”后来“乐不可支”被用来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形容高兴极了
一天赚了五十块,见了女儿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
形容快乐到了极点。《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镜花缘.第八四回》:“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之话,正中心怀,乐不可支,如何肯去拦阻。”反悲不自胜,痛不欲生
快乐到无法受得住,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语出《东观汉记.卷一五.张堪列传》。
△“喜不自胜”、“乐不可言”
支,不能写作“枝”。
“乐不可支”和“兴高采烈”都可形容非常高兴;非常兴奋的样子。但“乐不可支”可作谓语;偏重在“支”;快乐到了极点;快乐程度深;而“兴高采烈”偏重在“兴”;兴致勃勃;情绪高涨;一般作状语。
“乐不可支”及“喜不自胜”都有极度愉悦的意思。
“乐不可支”侧重于欢愉、快乐的心情;“喜不自胜”侧重于快慰、喜悦的感情。
乐不可支 | 喜不自胜 | 例句 |
---|---|---|
○ | ㄨ | 看到小丑滑稽逗趣的动作,全场观众都∼,笑声不绝。 |
ㄨ | ○ | 多年的追求,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娶了美人归,自然是∼。 |
《东观汉记.卷一五.张堪列传》:“童谣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源)
《周书.卷四二.萧大圜列传》:“有朋自远,扬搉古今。田畯相过,剧谈稼穑。斯亦足矣,乐不可支。永保性命,何畏忧责。”
《镜花缘》第五四回:“话说林之洋见船只撺进山口,乐不可支,即至舱中把这话告知众人,莫不欢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他的东家听了,便打着扬州话落落的叫了两声,果然是开口的,便乐不可支。”
《三侠五义》第三回:“谁知到后来,无论甚么书籍俱是如此,教上句便会下句,有如温熟书的一般,真是把个老先生喜的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