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此处所列为“克绍箕裘”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礼记》是儒家典籍的一部分,为十三经之一,内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所记。书中所记载的,都是上古时期的礼俗仪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和上古时代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实体的礼俗早己不合现代实用,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理念,却仍可作为后世的参考。在《礼记.学记》中提到,古时候好的铁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习缝合袍裘、兽皮,做为日后学习铸冶铁器的基础;而一个制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儿子要先学习用竹子、柳条来编制畚箕,为学习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后代子孙自然能够学会前人的技术,并发扬光大。后来“克绍箕裘”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能够继承父业,亦用于比喻能继承师业。
箕裘 : 1.《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
相继 : 副词。表示前后相接,没有中断:代表们在会上相继发言|十幢居民楼相继竣工。
箕裘相继,汉语成语,比喻子继父业。出自《礼记·学记·卷十八》
义参“克绍箕裘”。见“克绍箕裘”条。
此处所列为“克绍箕裘”之典源,提供参考。
记问:背诵学问,在课堂上讲说。记问之学指没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学问。
舍:同“舍”,暂时放弃。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条编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二出:“休夸琴瑟调宜,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克绍箕裘
kè shào jī qi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