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
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对皇帝刘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忧心忡忡,他与张安世、田延年密议要废掉刘贺,得让丞相杨敞提出。杨敞听说后吓得汗流浃背,不置可否。他的妻子是司马迁的女儿代他决定同意。第二天他们奏请太后另立刘洵为帝。
“汗流浃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汉初年,由于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吕太后把持,并分封其家族兄弟为王。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带兵诛杀吕氏诸王,铲除吕氏的势力,并迎高祖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后,右丞相陈平认为周勃平定吕氏之乱,巩固汉室的天下,功劳比自己要大得多,于是自愿将右丞相的位子让出。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勃成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陈平则降为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时,汉文帝问周勃说:“国家一年判决的诉讼有几件?”周勃过去都是掌管军事,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问:“国家一年的税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献中使用“汗出沾背”来形容周勃对政事一问三不知,心里感到十分着急、惭愧,汗流了满身,背都湿透了。后来“汗流浃背”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出,形容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亦用于形容工作辛劳。
形容满身大汗。亦形容万分恐惧或惭愧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后汉书·伏皇后纪》
汗流很多,湿透了背部。形容工作辛劳或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看得他身上冷一阵热一阵,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汗流浃背。”也作“流汗浃背”、“汗流洽背”。近汗出如浆,汗如雨下
“汗流浃背”指汗流很多,湿透了背部,本用以形容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语本《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后亦用以形容工作辛劳,汗出湿背。
汗,不能写作“汉”;浃,不能写作“挟”。
“汗流浃背”和“挥汗如雨”;都形容出汗很多。不同在于:①“汗流浃背”是直陈性的;“挥汗如雨”是比喻性的;比喻出汗的程度重;带夸张味道。②“汗流浃背”还有由于害怕、紧张而出汗的意思。“挥汗如雨”却不能。
孝文皇帝:汉文帝刘恒(西元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之子,继汉惠帝即位。施政采黄老治术,尊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仁慈恭俭,废除残酷的刑罚。天下丰殷,四境和平。
勃:周勃(?∼西元169),西汉沛县人。秦末跟随刘邦起义,屡立军功,封绛侯。后平吕氏之乱,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谥武。
决狱:判决狱讼。
钱谷出入:赋税收支。钱谷,赋税。
《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隋书.卷五七.卢思道列传》:“周氏末叶,仍值僻王,敛笏升阶,汗流浃背,莒客之踵跻焦原,匹兹非险,齐人之手执马尾,方此未危。”
《五灯会元.卷一八.法轮应瑞禅师》:“师愤然欲他往,因请辞,及揭帘,忽大悟,汗流浃背。”
《荡寇志》第四一回:“这句话分明青天打下霹雳,蔡京心有暗病,直吓得汗流浃背,魂不附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看得他身上冷一阵热一阵,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汗流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汗出沾背
hàn chū zhān bèi
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源)
汗流洽背
hàn liú xiá bèi
洽,沾湿。“汗流洽背”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旧唐书.卷二○.昭宗本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唯韩建陈叙入觐之由。”
汗流浃体
hàn liú jiá tǐ
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太平广记.卷一二○.康季孙》引《还冤记》:“康季孙性好杀。……常病笃。梦人谓曰:『若能断杀,此病当差,不尔必死。』即于梦中,誓不复杀。惊悟战悸,汗流浃体。”
宋.张师正《括异志.卷七.张龙图》:“谢既,再拜而悟,汗流浃体。”
洽背汗流
xiá bèi hàn liú
洽,沾湿。“洽背汗流”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一.汉将王陵变文》:“二将当时夜半越对,謼得皇帝洽背汗流。”
流汗沾背
liú hàn zhān bèi
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宋书.卷四三.傅亮列传》:“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号呜咽,侍侧者莫能仰视。亮流汗沾背,不能答。”
流汗浃背
liú hàn jiá bèi
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司空颋》:“张彦之乱,命判官王正言草奏诋斥梁君臣,正言素不能文辞,又为兵刃所迫,流汗浃背,不能下笔。”
《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猛然惊醒,流汗浃背,乃是一梦,身子却在寓所,天已大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