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呵气。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能说会道
陵夷至于魏、晋,浮屠稍炽,以嘘枯吹生为能事。(章炳麟《实学报叙》)
1.《后汉书。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鋭之干。"李贤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后因以指能说会道,有辩才。 2.谓拯绝扶危的恩德。
能使枯者复荣,生者成枯。形容能言善道,有辩才。《后汉书.卷七○.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宋.苏轼〈南安军学记〉:“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节下之。”
嘘枯 : 1.比喻拯绝扶危。
能使枯者复荣,生者成枯。形容能言善道,有辩才。《后汉书.卷七○.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宋.苏轼〈南安军学记〉:“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节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