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万死一生的意思
wàn shēng

万死一生

成语万死一生的知识

● 万死一生的解释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 万死一生的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 万死一生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 万死一生的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同九死一生

● 万死一生的例句

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

● 万死一生的故事

隋朝末年,李渊奉命到山西镇压起义军,受到隋炀帝的监视。李世民劝李渊起兵反隋。李渊在太原起兵,立国号唐。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秦叔宝、张亮等出生入死,经过无数次战役才平定天下,李世民自我感慨万死一生才取得政权。

● 万死一生的典故

此处所列为“九死一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九死一生”指历经多次近于死亡的险境,犹能存活。见用于刘良注解屈原〈离骚〉的注语。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楚怀王时,屈原因谗言被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表明爱国心志。全文词采雅丽,为一长篇韵文,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二句,意思是说楚怀王不了解屈原为了忠君爱国,死守善道,即使历经多次近于死亡之险境也不后悔的一片赤诚,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他,但还是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绝不与奸佞之徒同流合污。《六臣注文选》中的刘良注语中,就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来解说这个意思。后来“九死一生”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历经极多、极大的危险而幸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幸免于死的人很少,亦用于比喻生命迹象微弱,濒临死亡。

● 万死一生的意思

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语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形容处境极危险,性命堪虞。《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臣万死一生,此来非同容易。”《狮子吼.第二回》:“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也作“九死一生”。近危如累卵

● 万死一生的词语分开解释

万死 : 1.死一万次。形容罪重当死或冒生命危险。
一生 : ①自生到死,一辈子:勤劳的一生|一生为党为人民。②长篇小说。法国莫泊桑作于1883年。贵族女子霞娜向往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夫妻生活,但她的丈夫却是个卑鄙无耻之徒;她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儿子也使她失望;最后她只能在女仆的救助下苟延残生。

● 万死一生的网络解释

隋朝末年,李渊奉命到山西镇压起义军,受到隋炀帝的监视。李世民劝李渊起兵反隋。李渊在太原起兵,立国号唐。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秦叔宝、张亮等出生入死,经过无数次战役才平定天下,李世民自我感慨万死一生才取得政权。

● 万死一生的释义

义参“九死一生”。见“九死一生”条。

● 万死一生的典源

此处所列为“九死一生”之典源,提供参考。

※《六臣注文选.屈原.离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刘良.注:“九,数之极也。言忠信贞洁,我心所善1>,以此遇害,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注解〕

善:喜好、喜爱。

● 万死一生的书证

唐.独孤及〈为杭州李使君论李藏用守杭州有功表〉:“挺身履险,出万死一生之地,与贼转战。”

《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臣万死一生,此来非同容易。”

● 万死一生参考词语

九死一生

ㄐㄧㄡˇ ˇ ㄕㄥ (变) ㄐㄧㄡˇ ˇ ˋ ㄕㄥ

jiǔ sǐ yī shēng (变) jiǔ sǐ yì shēng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万死一生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