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古今。知识渊博
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①《成语辞海》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8回:“一表人物,好标致,知今博古。”
此处所列为“博古通今”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见识广大的意思,一个人如果对于古今之事都能通晓,学问自然十分渊博。《孔子家语.卷三.观周》中记载着孔子曾对弟子南宫敬叔称赞老子,说老子的学问渊博,通晓古今,又明白礼乐的源流演变,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便要弟子驾车,前往拜访老子,向他请教礼乐之事。后来“博古通今”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学问渊博,通晓古今。
博古 : 1.通晓古代的事情。2.谓图绘古器物或模仿古代款式。
义参“博古通今”。见“博古通今”条。
此处所列为“博古通今”之典源,提供参考。
南宫敬叔:孔子弟子,孟僖子之子,春秋鲁人,生卒年不详。
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
往:前往拜访。
元.赵彦晖〈席上咏妓.万种妖娆套.油葫芦〉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