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稀少事物
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秦牧《两代人》)
“绝无仅有”意思是只此一个,绝无其他。宋代文人苏轼曾上书给神宗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希望神宗能广结人心、固守法纪。文章一开始先说自己日前因上书表达买灯一事的意见,而冒犯皇上,自知罪不可赦,在家听候发落。原本以为会被处以极刑,没想到事情就此平息。因此非常感激皇上的恩德与善解,了解皇上是个愿意改过、从善如流的人,这种美德是尧舜禹汤等古代圣王所力行不辍的,秦汉以降任何皇帝都无法做到,因此皇上可说是千年来唯一能追随古代圣王的贤君,是绝无仅有的。后来“绝无仅有”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极为稀少。
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
这种事情在我们村可是绝无仅有的
极少。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近独一无二,天下无双反多如牛毛,司空见惯,无独有偶
只此一个,绝无其他。形容极为稀少。
语或出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独一无二”
绝,不能写作“决”。
“绝无仅有”和“独一无二”;都形容“很稀少或没有可相比”的意思。不同在于:“绝无仅有”用于强调“只有这样一个;再没有别的”的意思时;同样;“独一无二”可用于人;也可运用到各种事物中去。
改过不吝:有过就改,绝不犹豫。见“改过不吝”。
从善如流:听从好的意见,就像流水般的自然顺畅。比喻乐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见“从善如流”。
勉强:尽力而为。
“绝无仅有”及“独一无二”都有极为稀少的意思。
“绝无仅有”侧重于仅有之义;“独一无二”侧重于独特之义。
绝无仅有 | 独一无二 | 例句 |
---|---|---|
○ | ㄨ | 这两床棉被是我∼的财产了,你要就给你。 |
ㄨ | ○ | 在这些原住民雕刻中,每一族都能展现出∼的特色。 |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源)
宋.周必大〈文苑英华序〉:“诏修三大书,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各一千卷。今二书闽、蜀已刊,惟《文苑英华》士大夫家绝无而仅有。”
宋.文天祥〈吉州右院狱空记〉:“夫以百余年两见之事,可谓稀阔,而其可疑又如此,然则虽谓之绝无仅有可也。”
宋.包恢〈旌表陆氏门记〉:“然则历千余载而下,而乃有如陆氏之门者,岂非世之寥寥乎绝无仅有,而卓卓乎光前绝后者乎?”
宋.朱熹〈答赵昌甫书〉:“如近世陈无巳之不见章雷州,吕居仁之不答梁师成,盖绝无而仅有之为可贵也。”
《隋唐演义》第七四回:“皇后称皇帝,小君作大君。绝无仅有事,亘古未曾闻!”
几无仅有
jī wú jǐn yǒu
犹“绝无仅有”。见“绝无仅有”条。宋.范浚〈上致政胡待制书〉:“轻蝉冕薄,万锺遗荣,独往心亨于寂寞之地者,盖几无而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