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冠冕堂皇的意思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冠冕堂皇

成语冠冕堂皇的知识

● 冠冕堂皇的解释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礼帽;堂皇:气派非凡。形容看起来庄重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

● 冠冕堂皇的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有一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堂皇,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 冠冕堂皇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冠冕堂皇的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冠冕堂皇的例句

少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 冠冕堂皇的典故

“冠冕堂皇”系由“冠冕”及“堂皇”组合而成。“冠冕”一词见于《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庞统》。三国时蜀国将军庞统,曾是个纯朴不起眼的少年,二十岁时前去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便坐在树下和他对谈,一直谈到天黑。司马徽素有慧眼,善于知人,见到这个年轻人谈吐不俗,便称他为南州之士的“冠冕”,庞统也因此打响了名号,后来庞统也受到刘备的重用,与诸葛亮同为中郎将。“冠冕”是指帽子,为衣饰之首,在此引申为南州众士之首之意,表示庞统为才识出众的人。“堂皇”一词见于《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胡建》。汉武帝时渭城县令胡建是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人。他在军中时,与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笃。当时管军务的监军御史将军地据为己用,做起生意来。胡建认为监军违反军纪,理当问斩。于是告诉走卒说:“有人不守军纪当斩,我要你们抓谁就抓谁,斩谁就斩谁。”于是在选兵马之日,监军与其他军官坐在厅堂上,胡建带着走卒下堂拜见后,指着监军叫道:“取彼!”走卒便一拥而上将监军抓下堂来,胡建又下令:“斩之!”走卒就将他斩杀。后来这两个词语就被合用成“冠冕堂皇”,形容庄严体面、气派高贵的样子,亦用于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样子。

● 冠冕堂皇的意思

比喻光明正大、尊贵严整的状态,多用以批评人的言词、声明图有其表

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跑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了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形容表面庄严体面、高贵气派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近堂而皇之

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样子。如:“明明是借机出国,却说是拓展贸易,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德语 hochtrabend, wohlklingend, scheinbar rechtschaffen (V)​

法语 grandiose, majestueux, noble

● 冠冕堂皇的词语分开解释

冠冕 : ①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②冠冕堂皇;体面②:尽说些~话有什么用?
堂皇 : ①宽大的殿堂:苑中有堂皇六所。②气势宏伟盛大:屋宇富丽堂皇。

● 冠冕堂皇的网络解释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 冠冕堂皇的释义

冠,帽子。冕,古代官员的礼帽。“冠冕”,引申为首位、体面之意。语出《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庞统》。“堂皇”,古代官员办事的大堂,引申为气势宏伟的样子。语出《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胡建》。“冠冕堂皇”形容庄严体面、气派高贵的样子。亦用于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样子。
“南州冠冕”

● 冠冕堂皇的辨形

冠,不能写作“寇”;冕,不能写作“免”。

● 冠冕堂皇的典源

    “冠冕”:《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庞统》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1>甚异之,称统2>当为南州士之冠冕3>,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4>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注解〕

    徽:司马徽,字德操,东汉颍川人,生卒年不详。善知人,人称水镜。

    统:庞统(西元179∼214),字士元,三国蜀襄阳人。少时朴钝,未有识者。往见司马徽,徽甚异之,称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刘备召以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佐刘备取蜀。后因围雒县,攻城时中流矢而卒,时年三十六。

    南州士之冠冕:比喻才识出众的人。见“南州冠冕”。

    功曹:负责选署功劳之官。汉代有功曹吏,为郡属吏,北齐以后多称功曹参军,至宋代时废除。

    “堂皇”:《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胡建》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荐走卒,甚得其心。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1>与护军2>诸校列坐堂皇3>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4>,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

    〔注解〕

    监御史:监军御史,监督军务的官吏。

    护军:护军将军,汉代于出征时为协调诸将领而置。后渐变为与领军并置,握中央军权,并负有守护宫城之责。

    堂皇:古代官员办事的大堂。

    拜谒:拜见。谒,音ㄧㄝˋ

    ● 冠冕堂皇的辨识

    近义成语

    堂而皇之

    反义成语

    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形音辨误

    冠,音ㄍㄨㄢ。帽子。不可写作“官”。

    ● 冠冕堂皇的书证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们如果空空洞洞,心里没这桩事,便该合我家常琐屑无所不谈,怎么到一派的冠冕堂皇,甚至连『安骥』两个字,都不肯提在话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京城里面,逛相公是冠冕堂皇的,什么王公、贝子、贝勒,都是明目张胆的,不算犯法。”

    ● 冠冕堂皇参考词语

    堂皇冠冕

    ㄊㄤˊ ㄏㄨㄤˊ ㄍㄨㄢ ㄇㄧㄢˇ

    táng huáng guān miǎn

    犹“冠冕堂皇”。见“冠冕堂皇”条。

    清.薛雪《一瓢诗话》:“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颂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孽海花》第一八回:“雯青虽不认得西文,见她堂皇冠冕,掷出信来,知道不是说谎了。”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冠冕堂皇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冕miǎn(ㄇ一ㄢˇ)⒈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查字典
成语冠冕堂皇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