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连动式;作谓语;形容殷切地盼望
(1)他是否有改正错误的决心,人们将拭目以待。(2)停火协议虽然已经签定,但能否实现和平,人民正拭目以待。
拭目,擦拭眼睛,比喻有所期待。张敞,字子高,西汉平阳人,生卒年不详。敢直言,严赏罚。宣帝时为京兆尹,使市无盗贼。汉代昌邑王嗣立之时,由于行事不合礼法,张敞便上书劝谏宣帝,文中言:“皇帝以盛年即位,天下之人全都张大了眼睛观看,侧着耳朵专心聆听,急着想要看到良善的政风,然而对辅佐国家有功的大臣还没有受到褒奖,没什么功劳的小臣却已经获得升迁,这是为政者的疏失啊!”不久王贺被免官,张敞也因为谏言有功,而被擢为豫州刺史。后来“拭目以待”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期待事情的发展及结果。
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对事情发展密切关注
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待著。比喻期待事情的发展及结果。如:“他的新书即将出版,敬请拭目以待。”也作“拭目而待”、“拭目以俟”。
德语 die Entwicklung aufmerksam verfolgen
法语 (expr. idiom.) ouvrir l'oeil et attendre
拭目 : 1.擦亮眼睛。形容殷切期待或注视。
擦亮眼睛等待着。比喻期待事情的发展及结果。语本《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
拭,不能写作“试”。
“拭目以待”和“刮目相待”都有“擦亮眼睛看”的意思。但“拭目以待”指对事物关注;期待;而“刮目相待”指用新眼光;重新看待某种事物。
会:适、值。
蚤崩:早死,古称天子之死为“崩”。蚤,通“早”。
嗣:音ㄙˋ,后代。
属车:随从的车辆。
拭目倾耳:擦亮眼睛看;倾注耳朵听,比喻有所期待。
观化听风:观察变化,倾听风向。比喻民心期待有所变革。
小辇:指小臣子。辇,音ㄋㄧㄢˇ,本指贵族富豪的车子,此处代称官员。
宋.王十朋〈送表叔贾元范赴省试序〉:“某既着为天理说,且拭目以待,欲验斯言之不妄矣。”
宋.邹浩〈书待制张公诗卷后〉:“公诗所谓自修清慎,后事无忧者,不独在其子而又在其孙矣。流泽之长,未易以世数期也。某虽愚,方且拭目以待。”
元.许有壬〈正始十事〉:“昔梁冀败,收其财货,减天下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古今称美。今化瑟更张之时,天下方拭目以待,此其大者也。”
清.吴绮〈孙禹锡寿序〉:“商山羽翼,伫为园叟之求;修水车轮,必有申公之聘。予且拭目以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四.槐西杂志四》:“既而盘中稍稍置果饵,皆精品,虽不敢食,然益以美人之贻,拭目以待佳遇。”
拭目以俟
shì mù yǐ sì
俟,等待。“拭目以俟”即“拭目以待”。见“拭目以待”条。宋.杨万里〈答普州李知府书〉:“伏惟财幸笔橐之除,方且拭目以俟。”
明.徐光启〈焦氏澹园续集序〉︰“主上眷惟求旧,方且虚席泰阶,居先生于玉铉大斗之间,燮和翼赞,殆将进而为伊傅周召之文,是则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乎?余小子敬拭目以俟之。”
拭目而待
shì mù ér dài
即“拭目以待”。见“拭目以待”条。《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