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老舍《骆驼祥子》十四)
刘备在长坂坡打了败仗,赵云找到冲散了的刘备的妻儿。曹操也追至长坂桥,见张飞胡须倒立,睁着圆眼,心中害怕中计,吓得掉头就跑。张飞见吓退了曹操,就将长坂桥拆掉。刘备担心曹操再追,连夜率军向汉津逃去。
据《元史.卷一四二.彻里帖木儿列传》载:元顺帝时,彻里帖木儿废除科举制度,监察御史吕思诚反对,并加以弹劾,但顺帝仍采纳废科举之议。而参政许有壬也表示强烈反对且据以力争。许有壬当初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后来升为参政。但他不但反对无效,元顺帝还故意让许有壬在诏令颁布时,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来折辱他。许有壬怕不听命会遭来祸患,只好勉强赞成废科举。治书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讥讽许有壬说:“你是通过科举考试的人,现在要废除科举制度,你又跪在第一个,真是过河拆桥啊!”许有壬听了觉得很丢脸,就称病不出门。后来“过河拆桥”用来比喻不念旧情,忘恩负义。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便不再顾念藉以成事的人
这小子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一种战术。渡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不念旧情,忘恩负义。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也作“过河抽板”、“过桥拆桥”、“过桥抽板”。近忘恩负义反没齿难忘,感恩图报,结草衔环,知恩图报
渡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不念旧情,忘恩负义。语出《元史.卷一四二.彻里帖木儿列传》。
拆,不能写作“折”。
普化:元朝治书侍御史,生卒年不详。
诮:音ㄑㄧㄠˋ,责备、责怪。
有壬:即许有壬。元朝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参政。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那个晁大舍,这城里是第一个有名的刻薄人,他每次是过了河就拆桥的主子。”
《三侠五义》第五七回:“不多时即到北岸,见有小船三四只在那里等候。这是蒋平临过河拆桥时,就吩咐下的。”
《红楼梦》第二一回:“没良心的东西,过了河就拆桥,明儿还想我替你扯谎!”
过桥抽板
guò qiáo chōu bǎn
犹“过河拆桥”。见“过河拆桥”条。《孽海花》第三一回:“这还不容易,你不认识,我可都认识。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过桥拆桥
guò qiáo chāi qiáo
犹“过河拆桥”。见“过河拆桥”条。《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好是好的。但是现在的人,总是过桥拆桥,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请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