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新唐书·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七四.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也作“厉精图治”。
励精 : 1.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励精求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出自《汉书·魏相传》。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七四.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也作“厉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