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仲老,真佩服,满腹经纶!这果然是奥妙!(茅盾《子夜》二)
“满腹经纶”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识丰富,具有处理大事的才能。如果推究它的原始意思,则其中的“经纶”原本是整理丝线的意思,引申而为规划、治理的意思。例如《礼记.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意思是说只有至诚的人,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另外例如“经纶济世”一语的“经纶”,也是一样的意思。至于“满腹”,就是“满肚子”的意思。例如《庄子.逍遥游》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说:鹪鹩在深林筑巢,所占的只不过一根树枝。偃鼠在河里喝水,再会喝,也只不过是喝满肚子而已。后来因为肚子是人体的装填食物的最大空间,所以很容易利用“满腹”来表示充塞身体的意思。例如“满腹文章”、“满腹才学”等,都是形容人很有学问。再例如“满腹牢骚”、“满腹心事”等,用法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些语词的结构都是“满腹”后加名词性词组,所以“满腹经纶”的“经纶”应该也是由规划、治理的动词性转化为名词性,是“满腹经纶之才”的意思。有人以为这句成语的典源出自于《易经.屯卦.象》:“〈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子为解说《易经》,曾经写过《十翼》,翼就是辅助说明的意思,〈象辞〉是其中的一种,用来阐解卦象所蕴涵的人事道理。〈屯卦〉是由“震下坎上”组成:〈震卦〉在下,象征雷;〈坎卦〉在上,象征水。水在雷上,未能成雨,所以有了屯难之象,但是雷声过后,就会云行雨施了。这种现象有如许多事情刚开始,所遭遇到的困难情况一样,等到困难解决后,进展就会顺当了。所以孔子要君子从卦象中去学得规划、治理事情的道理。〈象辞〉中“君子以经纶”,就是“君子借以习得经纶之理”的意思。出现“满腹经纶”一语较早的文献,如宋.洪炎〈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诗:“满腹怀经纶,笔闲(间)含露雨。”正是在说这位师川谏议大夫“满腹经纶,文章含雨露”了。含雨露,就是会照顾百姓的意思;“满腹经纶”就是才识丰富,才能高超了。
形容人很有才学和智谋
经纶,原是处理过的蚕丝,引申人的才能、学识。满腹经纶形容人才识丰富,具有处理大事的才能。《三侠五义.第三二回》:“颜生素有大志,总要克绍书香,学得满腹经纶,屡欲赴京考试。”也作“经纶满腹”。近大才槃槃反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经纶 : 〈书〉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大展~ㄧ满腹~。
《满腹经纶》是2014年1月31日晚(马年大年初一)北京卫视春晚由陕西籍演员苗阜、王声表演的相声作品,该相声将中国传统文化成语、神话故事与外国神话结合,达到了古今中外荟萃的效果。整片相声涵盖了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哪吒闹海、水漫金山寺等段子,把宝鸡话、武汉话、唐山话、河南话、四川话等方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笑点颇多。
2014年2月,《满腹经纶》系列相声将登上央视马年元宵晚会。
满腹经纶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经纶,整理丝线,引申为规划、治理。“满腹经纶”形容才识丰富,具有处理大事的才能。
语或本《易经.屯卦.象》。
△“满腹经籍”
纶,不能写作“论”。
“满腹经纶”和“学富五车”有别;都形容很有学问。但“满腹经纶”还强调很有才能;“学富五车”仅用于强调读书多。
〈象〉:〈象传〉,为《易经》十翼之一,是解释爻象的文辞,相传为孔子所作。亦称为“象辞”。
经纶:整理丝线。此指规划、治理。
宋.洪炎〈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诗:“满腹怀经纶,笔闲含露雨。”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四○.事物类.神童对》:“方朝见,适直隶贡蟹至焉,英宗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蜘蛛满腹经纶。』”
《三侠五义》第三二回:“颜生素有大志,总要克绍书香,学得满腹经纶,屡欲赴京考试。”
《济公传》第三回:“济公胸藏锦绣,满腹经纶。”
经纶满腹
jīng lún mǎn fù
即“满腹经纶”。见“满腹经纶”条。《续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以才而论,大人经纶满腹,又复谦光,观风整俗,优为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