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秦王朝;朗:明亮。秦始皇的能照人五脏六腑的镜子。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此处所列为“明镜高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根据《西京杂记》的记载,刘邦攻入咸阳宫时,寻获宝物一方明镜,它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也能鉴别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来照宫女,凡心胆慌张跳动的就杀死她。杜甫〈洗兵马〉诗“司徒清鉴悬明镜”句,正式用“悬明镜”来称许司徒李光弼,从此人们就以“明镜(秦镜)高悬”来比喻官吏办事明察洞烛,执法公正严明。
传说秦始皇有镜,能照见人肠胃五脏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镜”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正无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负屈寒儒,得过秦庭朗镜。”也作“明镜高悬”、“秦镜高悬”。
秦庭 : 1.秦朝。亦借指秦地长安。
朗镜 : 1.明镜。
秦庭朗镜是一个成语,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出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义参“明镜高悬”。见“明镜高悬”条。
此处所列为“明镜高悬”之典源,提供参考。
表里有明:正反两面都明亮。
扪:抚、摸。
历然无碍:清楚而无阻碍。
胆张心动:心胆慌张跳动。
秦始皇: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而把古时的皇与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废谥法,以世计。废封建,行郡县,以集权中央;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开辟驰道,修筑长城,以巩固国防;为消除反侧与箝制思想,没收民间兵器,偶语诗书者弃市,又有焚书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于始皇三十七年,死于巡游途中。
宫人:宫女的通称。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明镜高悬
míng jìng gāo x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