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尚书 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
谓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古多以称颂圣明之世。
语出《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也作“野无遗才”。
遗贤 : 1.指弃置未用的贤才。2.谓弃置贤才。3.犹先贤。
语出《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也作“野无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