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一决雌雄”原作“决雌雄”。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载,秦灭亡后,楚汉相争不下,战争连年,不论是四处征战的军士或是运粮的老弱残兵都已疲困不堪,体悟到这个情况的西楚霸王项羽就向汉王刘邦提出说:“天下动乱不安已经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的缘故,我希望和你挑战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平白受苦。”“决雌雄”即决定胜负之意。后来“一决雌雄”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互相较量以决定一下胜败、高下。出现“一决雌雄”的书证如《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
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比喻互相较量以决定胜败、高下。《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清.顾嗣立《寒厅诗话》:“今日两君旗鼓相当,盍一决雌雄?因取巨觥,各置于前,观者如堵。”也作“一决胜负”。近一较高下
雌雄 : ①雌性和雄性:雏鸡的雌雄难以分辨。②强弱;胜负:一决雌雄。
《一决雌雄》是17K驻站作者吾要创作的武侠小说。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比喻互相较量以决定胜败、高下。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一决胜负”、“决一死战”
决,不能写作“绝”。
见“决一雌雄”(557页)。
匈匈:动乱不安。
徒:仅、只。下“徒苦”则为白白使之受苦之意。
汉王:指刘邦。刘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人,汉代开国之君,也是中国第一位平民皇帝。初为泗上亭长,秦末群雄并起,亦起于沛县,时人称为“沛公”。刘氏先项羽入关中,降秦王婴,除秦苛法,与父老约法三章。及项羽灭秦封刘为汉王。后刘邦还定三秦,与羽争战五年,终灭羽而有天下,国号汉,定都于长安。在位十二年崩。庙号高祖。
挑战:谓挑身独战,不复须众。挑,音ㄊㄧㄠˇ。
“一决雌雄”及“决一死战”都有决心拚斗的意思。
“一决雌雄”语义较轻,侧重于分出胜负;“决一死战”语义较重,侧重于不惜牺牲,拚战到底。
一决雌雄 | 决一死战 | 例句 |
---|---|---|
○ | ㄨ | 直到九局下半还是平手,看来这场球赛只有在延长赛里∼了! |
ㄨ | ○ | 为了抵抗敌军入侵,保护人民安全,我们不惜与对方∼。 |
元.释大圭〈次韵王观明烂柯引〉:“入关争先取秦鹿,逡巡失路行孤竹。……。两豪角立成敌国,一决雌雄看终局。”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
清.焦袁熹《春秋阙如编.卷二.庄公九年》:“春盟于蔇,夏而伐齐,不应到此,便尔退兵,故有干时之战,犹欲一决雌雄。积弱之鲁,竟复不支,虽重为国耻,策书之文,不得而讳也。”
清.顾嗣立《寒厅诗话》:“今日两君旗鼓相当,盍一决雌雄?因取巨觥,各置于前,观者如堵。”
决一雌雄
jué yī cī xióng (变) jué yì cí xióng
即“一决雌雄”。见“一决雌雄”条。《三国演义》第一○○回:“吾(司马懿)与汝(孔明)决一雌雄!汝若能胜,吾誓不为大将!”
《精忠岳传》第五一回:“臣(屈元公)已练一阵图,等齐了,就与岳飞决一雌雄。”
决雌雄
jué cī xióng
即“一决雌雄”。见“一决雌雄”条。《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源)
《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吾(周瑜)欲起兵与刘备、诸葛亮共决雌雄,复夺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