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主谓式;作定语;形容灾民很多
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黄侃《水龙吟·秋花》词
此处所列为“哀鸿遍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哀鸿遍野”是由《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两句句义扩大而来,原意是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地鸣叫。又根据〈诗序〉所写,〈鸿鴈〉一诗是用来赞美周宣王,因为在当时“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兴周朝,让流离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所以“鸿鴈于飞,哀鸣嗷嗷”又引申为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悲惨景况。后来就用“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遍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如清代汤斌〈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历年灾患频仍,黎民涂炭,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
哀鸿 : 悲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遍野|流离百室,哀鸿满路。
遍地 : 到处;处处:黄花~ㄧ牧场上~是牛羊。
义参“哀鸿遍野”。见“哀鸿遍野”条。
此处所列为“哀鸿遍野”之典源,提供参考。
鸿鴈: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亦称为“大雁”。
嗷嗷:状声词。形容哀号声。嗷,音ㄠˊ。
哲人:贤明而智慧卓越的人。
劬劳:劳苦、辛勤。劬,音ㄑㄩˊ,勤劳、劳苦。
宣骄:骄奢。
清.黄侃〈水龙吟.御沟空觅啼红〉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
哀鸿遍野
āi hóng biàn y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