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儿童等
他的性情又是那样天真烂漫,笃实敦厚。(邹韬奋《经历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 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 采纳。
“天真烂漫”典源作“天真烂熳”。龚开,江苏淮阴人,为南宋著名画家。他最喜爱画鬼怪和锺馗,风格奇特,但可惜存世的作品极少。〈高马小儿图〉为其画作之一,此画描绘了一名沙陀族少年与一匹骏马,画中并赋有一诗,述载此画作产生之背景。其中四句“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意思是说:画中骏马约才三岁,少年亦青涩未成年,他们的神态天真无邪,毫不矫饰,两者的组合惹人喜爱,似乎无论以什么样光鲜整齐的衣着来装饰都将十分合适。后来“天真烂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性情率真,毫不假饰。出现“天真烂漫”的书证如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五.张长史春草三帖跋》:“长史以草圣得名,盖其天真烂漫,妙入神品,而非矩矱步武者。”长史即张长史,指的是盛唐时著名书法家张旭,他极好喝酒,酒后形骸放浪,意气洒脱,放荡不羁。而其字又如其人,挥洒之间,笔势奇特奔逸、连绵回绕,故有“草圣”之称。岳珂评张旭之所以能为“草圣”,乃因其性格率真,不为传统规矩所拘束,故能创造出新的风格。
1.亦作"天真烂熳"。 2.纯真自然﹐不虚伪造作。 3.形容单纯﹑幼稚。
性情率真,毫不假饰。《聊斋志异.卷一二.李八缸》:“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反矫揉造作
天真烂漫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人 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儿童心地单纯善良。
“天真烂漫”之“烂漫”,典源作“烂熳”。“烂熳”同“烂漫”。“天真烂漫”形容性情率真,毫不假饰。 语本宋.龚开〈高马小儿图〉诗。
烂,不能写作“浪”。
典故或见于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五.张长史春草三帖跋》。
可怜:惹人喜爱。
未冠:未成年。
楚楚:整齐讲究。
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五.张长史春草三帖跋》:“长史以草圣得名,盖其天真烂漫,妙入神品,而非矩矱步武者。”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宋》:“子瞻虽体格创变,而笔力纵横,天真烂熳。”
《聊斋志异.卷一二.李八缸》:“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
《三侠五义》第七六回:“可怜艾虎小孩子天真烂漫,他也跟了来,还背着包袱,想是我应换的衣服。”
天真烂熳
tiān zhēn làn màn
即“天真烂漫”。见“天真烂漫”条。宋.龚开〈高马小儿图〉诗:“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源)
清.金圣叹《第五才子书.读法》:“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熳到底。”
烂漫天真
làn màn tiān zhēn
犹“天真烂漫”。见“天真烂漫”条。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九.朱屈酒楼题壁》:“李太白着宫锦袍,醉眠长安市上,纯是烂漫天真,千古岂容第二人装点此番举动。”
烂熳天真
làn màn tiān zhēn
犹“天真烂漫”。见“天真烂漫”条。清.查慎行〈寓楼读陶诗毕敬题其后〉诗:“颜谢非同调,千秋第一人;精深涵道味,烂熳发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