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伤心
我怎能忍心告诉他,使这个老人痛哭流涕呢?(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尽情大哭,感伤悲愤至极
语本《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形容非常悲痛、伤心而流泪。宋.杨万里〈胡公行状〉:“此膝一屈不可复振,……可为痛器流涕长太息者矣。”也作“恸哭流涕”。
痛哭流涕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涕泪交加的样子。
语本《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形容非常悲痛、伤心而流泪。宋.杨万里〈胡公行状〉:“此膝一屈不可复振,……可为痛器流涕长太息者矣。”也作“恸哭流涕”。
涕,不能写作“啼”。
见“深恶痛绝”(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