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值岁凶,啼饥号寒。(清 王晫《今世说 贤媛》)
(1) ∶因饥寒交迫而啼哭
(2) ∶形容饥寒交迫、生活极端困苦
因饥饿寒冷而啼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形容饥寒交迫,极为贫困。清.王晫《今世说.卷七.贤媛》:“宗定九,少时奉母陈,家居,值岁凶,啼饥号寒。”近饥寒交迫反丰衣足食
啼饥 : 1.因饥饿而号哭。
因饥饿寒冷而啼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形容饥寒交迫,极为贫困。清.王晫《今世说.卷七.贤媛》:“宗定九,少时奉母陈,家居,值岁凶,啼饥号寒。”
号,不能写作“嚎”。
“啼饥号寒”和“饥寒交迫”;都表示“挨饿受冻”的意思;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的反应为“啼”和“号”是有声的;“饥寒交迫”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是无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