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三令五申的意思
sān lìng shēn

三令五申

成语三令五申的知识

● 三令五申的解释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 三令五申的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 三令五申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三令五申的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三令五申的例句

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 三令五申的故事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 三令五申的典故

孙武是春秋著名的兵法家,本为齐国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将军,大败楚国,威逼齐、晋,震惊诸侯。孙武着有兵法十三篇,主要内容为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孙子兵法》被后世尊为“兵经”。当时孙武带着自己写的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看了以后,虽然觉得孙武写得不错,但仍有点不信任,便问孙武:“你的兵法我都看过了,可以试试指挥军队吗?”孙武说:“当然可以。”吴王存心要给孙武出难题,又问:“那用妇女来试验也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了宫中的嫔妃宫女,一共一百八十名,让孙武指挥她们。孙武先将她们分成两队,命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嫔妃做队长,让她们每个人都手持长戟,然后发布命令,要她们依令而行。女兵们都说:“明白了。”孙武又擡出?钺等刑具,设定刑罚,并再三向她们申戒,一定要澈底服从军令。但是当孙武击鼓发出号令,女兵们却大笑起来,完全没有依令行动。孙武就说:“没有把命令解释清楚,这是将官的过失。”于是孙武再将刚才的命令详细解说一次,接着又击鼓发出号令。但是女兵仍然大笑,没有依令行动。孙武便说:“没有把命令解释清楚,是将官的过失;既然命令已经解释清楚,却仍不肯听令,这就是队长和士兵们的错了。”于是孙武命令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本来只是好玩,没想到孙武竟然真的要斩他的爱姬,吓得连忙下令阻止,说:“我刚才只是想试试先生的能力,现在我已经知道先生真的很会带兵,就请先生不要将我的爱姬斩首吧!”孙武却回答:“我既然已经受命为将领,将领身在军队中,就无法完全听从国君的命令。”仍旧斩了两个队长,以收儆戒之效。之后女兵们便完全听从孙武的命令,不敢再当成儿戏了。“三令五申”是再三的命令告诫的意思,应是当时练兵常用术语,为后人所沿用。

● 三令五申的意思

再三地命令、告诫

再三叮咛告诫。《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约束既布,乃设?钺,即三令五申之。”《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其比阳律加密之处,大概佛经上已经三令五申了。”近再三告诫

德语 wiederholt auffordern (Sprichw)​

法语 réitérer ses instructions et commandements, réitérer ses ordres, injonctions réitérées

● 三令五申的网络解释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而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点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后来,“三……五……”成为了一种语言结构,比如人们常说“三年五载”、“三番五次”等等。

● 三令五申的释义

再三命令告诫。 语出《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孙武》。
△“耳提面命”

● 三令五申的辨形

申,不能写作“深”。

● 三令五申的辨析

“三令五申”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三令五申”一般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性。

● 三令五申的典源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孙武》1>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2>既布3>,乃设?钺4>,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注解〕

典故或见于《尹文子》逸文。

约束:指军令。

布:宣告。

?钺:音ㄈㄨ ㄩㄝˋ,古代之刑具,引申为刑罚。

〔参考资料〕

《尹文子》逸文(据《文选.卷三.赋.张衡.东京赋》李善注引)
将战,有司读诰誓,三令五申之,既毕,然后即敌。

● 三令五申的辨识

近义成语

耳提面命

反义成语

不言之教

形音辨误

申,音ㄕㄣ。陈述、说明的意思。不可写作“伸”。

“三令五申”及“耳提面命”都有再三提醒的意思。

“三令五申”侧重于命令、告诫;“耳提面命”侧重于训诫、教诲。

三令五申耳提面命例句
学校∼,不准学生抽烟。
想当年离开家乡时,父母曾∼,告诫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 三令五申的书证

《孔丛子.问军礼》:“三令五申既毕,遂祷战,祈克于上帝,然后即敌。”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约束不明,申令不信,将之罪也。既以约束,三令五申,卒不却行,士之过也。”

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列传.建平宣简王宏》:“三令五申,以齐其心,使动止应规,进退中律。”

宋.许?《彦周诗话》:“暗呜叱咤,化为佛声,三令五申,易为佛名。”

《三国演义》第八三回:“次日,陆逊升帐唤诸将曰:『吾钦承王命,总督诸军,昨已三令五申,令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令,何也?』”

● 三令五申参考词语

三申五令

ㄙㄢ ㄕㄣ ˇ ㄌㄧㄥˋ

sān shēn wǔ lìng

犹“三令五申”。见“三令五申”条。

清.胡敬〈漕船牵夫行〉:“指顾叱咤何麤豪,三申五令鼓伐鼛。”

五令三申

ˇ ㄌㄧㄥˋ ㄙㄢ ㄕㄣ

wǔ lìng sān shēn

犹“三令五申”。见“三令五申”条。

清.陈烺《回流记》第五出:“军法森严,兵威扬奋,兼程进,五令三申,独把神机运。”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三令五申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申shēn(ㄕㄣ)⒈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⒉ 用于记时: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⒊ 陈述,说明: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⒋ 重复,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查字典
成语三令五申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