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机会极其难得
此处所列为“千载一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千载一时”的“千载”指时间的长久,“一时”指一次的机会。千年才有的一次机会,当然相当难得。若探究来源,在比较早的文献中,可以看到类似的用法。《战国策.楚策四》中就有“百代之一时”一语。故事是说:战国时,楚考烈王曾赐给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带的封地,春申君觉得封地太偏远,过于接近齐国,而楚又与齐、魏不睦,因此建议楚王将这里建郡,并自请将封地改为江东地区。但这件事拖了很久都没有定案,春申君的一个部下便向他进谏说:“我们应该要居安思危,现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赶快解决,而您的封地最好远离楚国国都。您看春秋时秦孝公曾封公孙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继任者就把公孙鞅杀了。还有秦惠王也曾赐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孙鞅是功臣,冉子是皇亲国戚,都还遭到这样的命运,原因就是封地离京师太近,过于招摇。像古代太公望与邵公奭,就因为封在远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国不断攻打赵国,弄得赵国怨声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赵,平定燕国,然后就请以燕国为封地,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啊!”“千载一时”这个成语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时”相同,都是形容机会十分难得,稍纵即逝。
见“[[千载一遇]]”。
千年才得一见,形容机会非常难得。《三国志.卷六二.吴书.胡综传》:“此诚千载一会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计乎?”也作“千载一时”。
千载 :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一会 : 1.一次集合;一次会聚。2.特指一次宴会。3.会见一次。4.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5.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6.三十运为一会。
义参“千载一时”。见“千载一时”条。
此处所列为“千载一时”之典源,提供参考。
典故或见于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二、《晋书.卷八○.王羲之列传》。
北兵:向北出兵。
德:施恩。
践:灭除。
身封:所受的封赏。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王者迭兴,千载一会。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
《魏书.卷六一.薛安都列传》:“今江南阻乱,内外离心,安都今者求降,千载一会,机事难遇,时不可逢。”
千载一时
qiān zǎi yī shí (变) qiān zǎi yì 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