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得意的神态
他一定是听见了什么好消息,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
“眉飞色舞”一语,形容一个人喜悦得意的神情。这句成语到了清代,普见于一般文章、小说,典源难辨。如梁章巨的《浪迹丛谈》,提到少穆尚书赠联,他当时正在编《楹联余话》,因为可以增添此一美谈,不禁“眉飞色舞”。《官场现形记》第一回提到王乡绅和王孝廉两人对谈。王乡绅提到自己当年如何准备科考,为了记熟《制艺引全》的文章是如何地辛苦。王孝廉听后,说这真应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王乡绅听孝廉如此推崇,当然非常高兴得意,自然也就“眉飞色舞”起来。
形容非常高兴或得意
余荩臣一听“明保”二字,正是他心上最为关切之事,不禁眉飞色舞
形容非常喜悦得意的神情。《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花月痕.第六回》:“已是眉飞色舞,豪情勃发了。”也作“色飞眉舞”。近眉开眼笑,喜笑颜开,喜形于色,沾沾自喜反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愁眉锁眼﹑垂头丧气﹑丧心丧气
成语"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
形容非常喜悦得意的神情。
语或出清.梁章巨《浪迹丛谈.卷二.少穆尚书赠联》。
△“眉开眼笑”
舞,不能写作“午”。
“眉飞色舞”和“眉开眼笑”;都形容人高兴的样子。但“眉飞色舞”偏重在“得意”;“眉开眼笑”偏重于“快乐”。
《楹联余话》:书名。清人梁章巨著,中收有许多名家之作。楹联,悬于门旁或柱子上的对联。楹,音ㄧㄥˊ。
“眉飞色舞”及“眉开眼笑”都是用来形容喜悦的样子。
“眉飞色舞”侧重于形容振奋高兴的样子,带有得意的意味;“眉开眼笑”则侧重于形容单纯的欣喜愉悦。
眉飞色舞 | 眉开眼笑 | 例句 |
---|---|---|
○ | ㄨ | 谈起过去辉煌的战果,全队的人没有不∼的。 |
ㄨ | ○ | 小王说话十分风趣,经常逗得大家∼。 |
清.梁章巨《浪迹丛谈.卷二.少穆尚书赠联》:“时方辑录《楹联余话》,得此又增一美谈,不禁眉飞色舞也。”(源)
清.袁枚《小仓房尺牍.卷一.与卢雅雨转运书》:“每谈及斯文,便眉飞色舞,而不能自己。”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老爷、安太太左顾右盼,真个是好个佳儿,好双佳妇!老夫妻只乐得眉飞色舞,笑逐颜开的,连连点头。”
《花月痕》第六回:“慢慢的让酒吃菜,听那曼云等,或二簧,或小调,抑扬亢坠,百转娇喉;合著琵琶、洋琴、三弦诸般乐器的繁音促节;已是眉飞色舞,豪情勃发了。”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九回:“借轩又问起我为甚事要变产,我就把骗尤云岫的话,照样说了一遍。众人听了,都眉飞色舞道:『果然补了缺,我们都要预备着去做官亲了!』”
眉飞目舞
méi fēi mù wǔ
犹“眉飞色舞”。见“眉飞色舞”条。《雪月梅》第三二回:“岑公子听了,不禁眉飞目舞道:『小生今日得贤妹做了娘子,已是三生有幸,若再兼二美,恐无此福分消受。』”
色舞眉飞
sè wǔ méi fēi
即“眉飞色舞”。见“眉飞色舞”条。清.丘逢甲〈病中赠王桂山〉诗四首之四:“色舞眉飞夜论文,天涯意气最怜君。”
色飞眉舞
sè fēi méi wǔ
即“眉飞色舞”。见“眉飞色舞”条。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璹》:“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九.吴梅村诗》:“其他闲情别趣,如〈松鼠〉、〈石公山〉、〈缥缈峰〉、〈王郎曲〉,摹写生动,几于色飞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