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出处】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大般涅槃经》三二 【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看问题以偏概全
佛经中常用譬喻来解释佛理。如《大般涅槃经》中为解释一般人各自解说佛性,都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个国王,要大臣召聚盲人来摸大象,摸完之后,问每个盲人他们认为大象长什么样子,摸到象牙的人说“象长得跟萝卜一样”,摸到象耳朵的人说“象长得跟畚箕一样”,摸到象头的人说“象长得跟石头一样”,摸到象鼻的人说“象长得跟杵一样”,摸到脚的人说“象长得跟木制的臼一样”,摸到背的人说“象长得跟张床一样”,摸到肚子的人说“象长得像个瓮一样”,因着每个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对象的外观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他们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则是指芸芸众生,若是有人执著于某些行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样,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执著于自己所认知的部分,甚者非议别人看到并非真正的佛性,这样反而迷失了观照佛性本质的能力。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盲人摸象”,用来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佛教故事:有几个瞎子摸一只象,有的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柱子,有的摸到尾巴,就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不全面,以偏概全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鲁迅《这也是生活》
数个盲者各自摸一只大象,所摸的部位各不相同,然都误以为自己所知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见《六度集经.卷八》。后比喻以偏概全,而未能洞明真相。也作“盲人说象”、“众盲摸象”。
德语 eine Seite für das Ganze nehmen
法语 (expr. idiom.) comme des aveugles touchant un éléphant (l'un la trompe, l'autre l'oreille, etc.), pour désigner qqn qui ne connaît qu'un côté des choses, qui ne connaît pas un sujet en profondeur
盲人 : 1.失去视力的人。俗称"瞎子"。亦喻胡涂﹑不明事理的人。
摸象 : 1.犹仿照,模仿。
盲人摸象,是汉语成语,贬义词,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寓言中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形容象。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典出《大般涅槃经》卷三○。
“众盲模象”
盲,不能写作“肓”。
“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有别:“盲人摸象”含贬义;不作自谦之词;管中窥豹常作自谦之词;是中性成语。
尔时:那个时候。
敕:音ㄔˋ,命令。
示竟:展示完毕。
莱茯根:萝卜。莱茯,同“芦菔”。
木臼:木制的臼。
宋.葛胜仲〈十八罗汉赞.一尊者乘六牙象沙弥一人执手炉其前〉:“盲人摸象,臆说据指。堂堂应仪,示汝全体。”
明.张岱〈大易用序〉:“盲人摸象,得耳者谓象如簸箕,得牙者谓象如槊,得鼻者谓象如杵,随摸所名,都非真象。”
明.周宗建《论语商.卷上.乡党第.乡党篇》:“若拈着一相,随拟一法,正是盲人摸象、痴儿认指。”
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一四.诗.袁氏毛诗或问》:“仁〈自序〉曰:“朱元晦于《诗》,尽去孔门序说,而以意自为之解。盲人摸象,岂不揣其一端,然而去象远矣。”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唐有孙愐之《唐韵》、守温之三十六字母、何人之四呼……四呼如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而所得者是真非赝。”
三盲摸象
sān máng mō xiàng
犹“盲人摸象”。见“盲人摸象”条。《弘明集.卷八.南朝宋.释僧顺.释三破论》:“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争云象如簸箕;得象鼻者,争云象如舂杵。虽获象一方,终不得全象之实。”
摸象众盲
mō xiàng zhòng máng
指摸象身体的众多盲者。见“盲人摸象”条。《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二六.魏府兴化存奖禅师》:“紫罗帐里撒真珠,密意师丞会也无。摸象众盲徒乱说,当台古镜见差殊。”
盲人说象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即“盲人摸象”。见“盲人摸象”条。元.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沈,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众盲摸象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即“盲人摸象”。见“盲人摸象”条。《景德传灯录.卷二四.襄州清谿山洪进禅师》:“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