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恭,捉影捕风。”
此处所列为“捕风捉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捕风捉影”原作“系风捕景”。汉成帝晚年迷信鬼神,又因没有子嗣,许多人向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神仙之道,因此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举行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费大量的金钱,但却没有什么应验。后来光禄大夫谷永上书给汉成帝说:那些方士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又说世上有仙人,吃了不死的仙药,就能长生不老。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其实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像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什么也不会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让那些方士的胡言乱语影响您了!汉成帝听了谷永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劝谏。后来“捕风捉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说的话毫无根据,凭空揣测。
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比喻事情毫无结果,徒劳无功。《西游记.第二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比喻事情无事实根据,凭空揣测。如:“许多小道消息,都是捉影捕风。”
捉影 : 1.见"捉影捕风"。
捕风 : 1.见"捕风捉影"。
义参“捕风捉影”。见“捕风捉影”条。
此处所列为“捕风捉影”之典源,提供参考。
洋洋:充满的样子。
荡荡:浮夸不实的样子。
系风:缚住风。“系”通“系”。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距:抗、违。通“拒”。
《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许人钱,如捉影捕风;骗人财,如探囊取物。”
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